亲子日记第462篇 20220926 天气晴 星期一
晚饭后,跟老师了解一下孩子最近在校情况。孩子上到三四年级后,出现了第一个叛逆期。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随着知识点越来越难,基础不扎实的孩子出现了厌学。我问老二今天语文单元练习测试考得怎么样,考得好不好。他的回答让我惊掉下巴,他问我考得好有什么用。我第一时间反思,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回答?物质过剩无欲无求?精神匮乏?没有了内动力?在家委群里,刚好和燕玲老师聊上便请教了燕玲老师这个问题。她说:“一个小树苗的故事,不同阶段的树有不同的作用,就好像我们学的知识,如果未来只是从事体力劳动力,那么初中毕业即可。前提是家长辅之以教育,如果家长都不管孩子的未来,觉得现在把最好的物质生活给了孩子就是最好,那孩子的精神生活是非常贫乏的,一个精神生活贫乏的孩子,他根本不知道他需要什么。当一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需要老师来建筑或者维系着,可能家庭教育已经失去了意义。”燕玲老师一针见血说出来了问题所在。平时,只要孩子想要什么都在第一时间满足他们的需求,导致孩子面对学校的一些奖励失去了兴趣。这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训鹰 ……心中有愿望才能激起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