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的道路上,鸡汤喝过太多,真正领悟并在大彻大悟后付诸行动的却少之又少。
“育儿是一场修行,养的是孩子,修的是自己”。这句话在昨晚晚饭后就突现脑海。起因于航宇吃饭时狼吐虎咽,一顿操作猛如虎,汤汤水水四处飞溅不说,差点噎到。在我提醒两次未果后,忍不住大声训斥了他。航宇看我发飙,有些不知所措,不敢动筷了。我一看孩子那战战兢兢的样子,有些自责懊恼。当时也不明白为何突然就暴躁起来,无非是废点洗衣液洗衣服而已。可能是觉得航宇吃饭有些邋遢的样子让我没面子?亦或是为了在久违相见的爷爷奶奶面前彰显我教育有方?总之,气氛有些尴尬。好在爷爷奶奶在我教育孩子时候从不插言袒护,在我发完脾气后温柔的对航宇说吃吧,慢点吃啊,航宇才开始继续进餐,气氛稍微缓和,但很明显航宇没了食欲,就连最爱吃的面食也不香了,随便扒拉了几口就怏怏的放下了筷子。都说不要在餐桌上教育孩子,我何尝不懂,却无故发了个莫名火,而这样的事不止一次,搞得大家都不开心。
回想一下,我总是打着是为了孩子好的名义一遍遍对孩子讲大道理,孩子当时确实听了做了,但真的有成效吗,隔靴搔痒而已。下一次同样的问题还会出现。比如说,我希望他多看书多练字,他却总爱看动漫,于是我一遍遍讲大道理,告诉他学习的重要性,知识的力量,沉迷于手机的危害,他听了,在练字了,我却在他练字的时候刷抖音,淘宝购物;我希望他身材瘦一点高一点,我告诉他,多吃菜肉蛋,有营养能长高,少吃面食,容易长肉,我却时常点汉堡炸鸡大快朵颐。
我怕孩子胖,怕学习落后,忽略他身上善良、有爱心、乐于助人、从不以强凌弱这些闪光点,时刻盯着他的缺点,无限放大。自己明明一身毛病,对自己的期待与要求很低,把期望全压在孩子身上,把一切美好寄托在孩子身上,达不到自己要求就一遍遍说教。时间久了,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形成逆反心理,掌控不了的时候自然会去做一些他能掌控让他放松的事。比如游戏,比如动漫,对于他来说,可能是那里面没有说教没有指责,只有轻松快乐吧。我们大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夜深人静的时候,沉迷于网络短视频,逃离职场纷争,远离社会喧嚣,是享受自我放飞自己的美好时刻。我们自己都无法约束自己,却去要求一个孩子自律自强,着实是有些可笑。
好像我们这些中年少女,年轻时候比身材比容貌,比谁的包包多口红多;结婚后比老公,比谁的老公体贴谁的老公收入丰厚;有娃了,随着时间流逝,容颜老去,生活稳定,比的自然是娃:谁家娃帅气高挑,谁家娃听话乖巧,谁家娃自主学习。相比之下自有焦虑者。制造焦虑,输出焦虑,再施加压力给孩子,孩子能完成的就母慈子孝,孩子达不到自己要求的就变态咆哮,导致孩子不愿与我们分享一切不再沟通,感情疏离,渐行渐远。
真的,育儿是一场修行,修的是自己。想让孩子多读书,自己也放下手机,多陪孩子阅读。想让孩子营养均衡身材健康,自己以身作则,少点外卖,管理身材先从我自己开始。想让孩子优秀,自己也先变优秀。如果都做不到,那就接受自己与孩子的平庸,让孩子做孩子,让自己做自己吧。
我一身缺点,孩子不嫌弃,仍认为我是满分妈妈。我却对孩子要求苛刻,让做个完美的孩子,实在惭愧。谨以此文自勉,此后只希望我的航宇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