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晴
今早3.30醒来,现在只要醒着就有事干,真好,看了武校的《读懂孩子做智慧父母之身教重于言传》有感,武校,大爱的武校,引经据典,图文并用,去唤醒去引导我们,告诉我们上所施,下所行,父母做好孩子的榜样,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子的人,你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或者在成为那样的人的路上,晏子《春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郑板桥的:东北人参凤阳梨,难比潍县萝卜皮,今日厚礼送钦差,能驱魔道兼顺气,告诉我们,家庭是孩子生长的土壤,人之初,性本善,这里的本善,是无善无恶,清纯,干净,性相近,习相远,因为环境的不同,土壤的不同则呈现的果实不同,教育是传承、是榜样、示范加引导,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所以养不教父母的过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家长的盲点:不知错—不懂自我反省(内求)
不知对—没有正知正见(洗心)
不知改—不知力行改过(革面)
知道是没有用的,知道且做到才有用
方向正—导航
观念正—三观
方法正—导行
养子使作善也(愿),顺其善(愿)而教,“使作善”路径:
眼见、耳闻、身行、意悟
见善、闻善、行善、悟善
先成为善良、正直的人,善良正直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使作善的误区:单纯说教,空讲道理
急于求成,立竿见影
包办代替,越俎代庖
善恶不分,使之作恶
相信就会看到,相信吸引力法则,扬长避短,看好的,听好的,想好的,说好的,做好的,结果一定会越来越好!
《大学》第二篇: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
在古代,想要自己的美德彰显于天下,就先要治理好国;要治理好国家,就要先治理好家;要想治理好家,就必须首先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要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就必须端正自己的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心,就要使意念诚实;要想使意念诚实,就必须先使自己的知识极为丰富,使知识极为丰富的途径在于穷尽事物的道理。
今天尊敬的陈校长百忙之中为我指点方向,在这对您说,谢谢您,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幸运的,所以我此刻的感觉是幸福的,我感恩所有的遇见,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我要成为像优秀的你们这样的人,最起码我走在成为这样的人的路上,心里有一种归属感,有一种感动和力量,感恩你们!
有人教,有人带,有人督促,有作业做,并且是自己喜欢的事,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