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政治课,一个男生偷偷在我教科书里加了一张纸条。看学生行为,他是不想让大家知道的。
初一学生因疫情入学刚刚半个多月,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还不是很熟悉。我给他们上课几节课,谈了自己的观点:尊重每一位学生,无论年龄大小;让每一个孩子说话;犯了错误,不批评不训斥,找原因,谈危害,谈后果,提要求,解释要求的意义。
我是法院人民陪审员,教学中案例的穿插,依法维护自身利益的讲解,可能给孩子们留了印象。我没有在教室里打开纸条,我若无其事地继续讲课。目的不要引起学生注意。课讲完了,我拿着课本走到教室后面,拿出纸条,看着写的歪歪斜斜的纸条,明白了这张纸条的含义,他是在向老师反映情况,也是在向我求助。
事情是他们同村的小学同学要打他。从他的叙述看,这个学生也不是表现较好的学生。他反应的学生不在我教的班级。为防止事情恶化,我把这种情况及时反映给了级部。现在的孩子,胆子大,做事不考虑后果,让级部及时处理。
这件事也告诉我们,处理学生问题,要让学生说话,要多与学生谈话,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