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必须深入农村生活。农村教育是培养“伟大的新生命”的活教育,而不是“创造书呆子”。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把升学作为指挥棒,一味地追求升学率。脱离农村生活实际,“教师死教,学生死学”的现象仍然严重。其最直接的表现就在课程设置上。一些学校在体育、美术、劳动技能等一切与考试无关的课程上相当薄弱,形同虚设,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农村基础教育要深入生活实际,以文化科学教育为主。有区别有重点地设置一些与农村政治、经济建设相关的课程。发挥农村教育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以邓小平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思想,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劳作方式。提高种田的科技含量。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并依据各地实际情况,为农村开办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真实写照。他怀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宏伟志向,为人民大众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称我们的楷模。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乡村教育思想对我们审视当今教育问题很有启发。对我们今天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有重大的借鉴价值。是中国农村教育改革中极为珍贵的理论财富。值得我们不断加以研究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