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我告诉孩子,明天就是星期四了,今天语文课上老师肯定会讲明天演讲的主题。你好好认真听,并且记下来,晚上回来我和你一起整理整理演讲。结果晚上回来,告诉我,她并没有见到什么演讲主题,但是她猜到了演讲主题。要么是感恩老师或者是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我和她一起分析了一下,我说教师节已经过去了,这一次的演讲主题很可能是说自己喜欢的那本书。然后就照着这个主题一起整理了一下,结果今天的演讲主题是感恩老师。我不想太多的打击她,但是还是忍不住好奇的问,今天你上去演讲,是不是又没说几句话就下去了?她倒是不卑不亢,然后告诉我说:“我说了几句话,同学们都不喜欢听,然后我就快点结束下来了。”因为在家访活动中,我听到朱老师说已经有好几次这种情况,但是她每次还都积极的举手,非要上去演讲。我就纳闷了,到底是谁给了孩子这么坚强的勇气呢?后来我就想,是不是我一年级的时候就鼓励她上去演讲,然后她就觉得演讲重在参与。根本就没考虑过,演讲的意义。但是又不能打消她的积极性,所以我在这件事情上格外的上心。觉得,既然她那么有勇气,非要坚持上去演讲,而且还得到了老师的鼓励,一次一次的没有被现实打垮,我觉得我应该为做做些什么。既然孩子有了足够的勇气,那么我就应该让他珍惜老师给的一次一次的机会。认认真真的备稿,然后精精彩彩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