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3 五,四 马鑫宇妈妈 星期四 晴 第1188篇
一个心理阳光、健康的孩子,物质生活往往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关键在于“内心”:有没有被爱、自信和勇气所填满,有没有锻炼出一定的心理韧性去面对真实的生活。
如果孩子在成长之路上,内心不曾有过这些力量,很容易产生孤独和绝望之感。拥有阳光的心理状态,父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这三件事父母要尽量少做。
一,不要让学习成绩成为孩子唯一的价值感来源
在很多家庭,学习成绩变成了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也成了孩子唯一的价值感来源。很多孩子常常会产生一种对自己存在意义的焦虑,觉得学习和生活没有意义,对自我产生了错误的价值判断,这些消极的意识,一旦占据了孩子的内心,往往会伴随着他整个学习生涯。
学习路上,来自家庭的爱与支持越多,孩子才不会变得“空心”。心理阳光的孩子,背后也会有个阳光的家庭,他们懂得:“家是一个永远可以包容、接纳我的地方。”不管自己是什么样,学习上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家人永远可以接住自己。有对自己永远支持、理解、尊重的父母,孩子的内心才会是富足的。
二,不以“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控制孩子
家长无处不在的控制,导致孩子产生慢性压力。随着压力的积累,逐渐削弱孩子应对和化解压力的能力。
幸福的家庭,少不了界限感。幸福的孩子,也少不了来自父母的放手和尊重。唯有放手,孩子才能在不断地尝试和经历中,发展出一个内心强大的自我。
三,不要以爱的名义破坏孩子的独立性!
人生的每个阶段,痛苦和压力都是相对出现的。我们无法完全替孩子消除压力,但却可以教他如何和压力相处,提高孩子的心理韧性。
生活中,很多孩子之所以脆弱、禁不起打击,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关心有关。当孩子遇到问题立即给予帮助,不肯给孩子一次独立的机会,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性、自信心和责任心。父母应该放手,让孩子适当的去尝试,发现和挖掘自己的能力。孩子需要实践与探索来获取自身的自信,从一件件小事里,孩子获得了经验和教训,最后带给他的是成就感与自信。
不要小看这种训练,它会帮助孩子养成独立、自食其力的能力,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他也会尝试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而不是逃避或一蹶不振。
昨天,闺女有英语课,于是布置的作业就做得有点晚,闺女说很睏,想明天再做,我答应了!我说实在不行,就缓缓,我来跟你老师说,闺女想了想,就睡觉了!早上,闺女起来,在我的提醒下,闺女很快完成了留下的英语作业!然后吃完饭我们一起上学!
晚上,闺女回来在磨蹭,一直不能开始,我提醒她,为了早点写完作业,最好早点开始,这样才有自由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等我回来的时候,才九点多一点,闺女已经准备休息了!尝到了提前完成作业的甜头!希望闺女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