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5 星期六 晴 亲子日记第248篇
得利斯小学五年级 孙新茹妈妈
生活处处皆教育,日常生活的点滴滋养孩子良好的品质,比技法更重要的是大人自己的成长,自己理解了、通达了,下意识的行为就容易妥当了,看起来没有刻意教,实际上教了很多。
家长的关注是孩子基本的心理需求。
有一种养育模式比较糟糕,也很典型:孩子做得好,大人视而不见。孩子做的不好,大人反而投入大量关注,这个时候,批评作为一种关注,反而成为强化孩子的问题行为的“奖励”。
家庭教育的常态,是大人看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用语言表达关注,帮孩子描述出来,固定下来,以此滋养孩子积极的自我,培养阳光自信的品质。
“你长大了,越来越勇敢了,”你的努力我看到了,我为你的进步而欣喜,大人的关注点放在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孩子随机无意识的反应就容易变成有意识的行为习惯。
正如发展心理学家诺尔蒂的诗句:
批评中长大的孩子,责难他人;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非常忧虑;
羞耻中长大的孩子,自觉有罪;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能够自信;
认可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自己;
友善中长大的孩子,爱他人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