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 星期六 晴
亲子日记第308篇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因此,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是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成长型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气。那些被温柔对待长大的人,不论个人成就如何,身上永远有一种无法抗衡的阳光、自信和浑然天成的自尊。我们要培养成长型思维的孩子,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让自己先改变思维模式以及看待孩子的方式,并不断陪伴孩子去实践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父母其实不是一类人,而是对父母的一种新的要求。相比较于每天盯着孩子的短处,倒不如更注重孩子将来的发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用鼓励代替嘲讽,用鼓掌代替嘘声。成长型思维的父母,应具备以下特质:
1、尊重孩子,相信孩子。
父母尊重孩子,认同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拥有自己的思想,作为父母,我们要多给孩子创造各种不同体验的机会。
不论孩子处于怎样的一个情况状态,失败或者成功,都不要对孩子进行批判与指责。父母的打击教育,只会让孩子妄自菲薄,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没有自信,孩子的内心一旦接受了父母对自己贴的标签,孩子只会越来越否定自己,也越来越没有努力的动力。
2、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
强调孩子自我努力与学习的意义,让孩子意识到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善于探索、发现和努力的原因,并不是天赋和天才的力量。当其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就会认识到是自己的经验不足或是没有多加练习的结果。
父母要培养孩子对自我的清晰认识,看到努力与付出的重要性,看到用心与刻意练习的成效。一旦失败,能够及时复盘找到问题,继续努力,便向成功更进了一步。
3、允许孩子犯错。
孩子成长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尝试、不断改进的过程。孩子不停地试错,不停地改正,才能不停地成长。
给孩子犯错的机会,给孩子试错的空间,让孩子在自我的经验中愉快地成长才是最大的快乐。
父母的教育思维模式将决定一个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父母希望孩子成长与改变的同时,也不能放弃自己的成长与改变,相信孩子的同时也要相信自己。陪伴孩子一同成长,做孩子的能量场和好榜样。
4、引导孩子主动探索和学习。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孩子在玩中主动学习知识和规则,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主力和表达力。
如果父母可以以开放的心态和方式陪着孩子“玩”,孩子脑袋里就形成更丰富的认知地图。作为父母,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给孩子学习带来正向和积极的影响。
要学什么,一定要从孩子嘴里说出来,家长只做筛选、推荐和引导,学习的决定权必须交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