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日记第268篇 20221017 星期一 晴
今天听了《少有人走的路》,摘录一下: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本大畅销书,这本书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应该已经连续20年上榜了,叫作《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是我们荐书委员会的一位成员,汪静波女士推荐给我的。她在她的公司里边给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客户都送过这本书,可见这本书对她的影响有多大。这本书还是蛮震撼的,它的主题是跟我们探讨什么叫作真正的成熟。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评价一个人,说这个人不成熟,这个人像个孩子,那到底什么叫成熟,什么叫不成熟,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可以看到的指标?在这本书里讲得特别清楚。它认为一个人成熟或不成熟,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这个人是不是具有自律性,然后是不是懂得什么叫真正的爱,这两个东西只要你搞明白了,你就距离人生的成熟更迈进了一步。
而我们生活中大量的人就宁愿在不成熟当中徘徊,宁愿在痛苦当中打转,就是不愿意走上这条少有人走的路,走上这条用自律和爱铸就的、通向心灵成熟的道路。作者开篇就说,人生苦难重重。的确,我们生老病死,一大堆的苦难在等着我们。但是有很多人天然地就理想化地认为我不应该承受这样的苦难,所以当苦难发生在这些人身上,他会觉得,我好倒霉,我真糟糕,都怪他们,要不是他们我就怎么怎么样。
你看,他要么在不断地推卸责任,要么在不断地自怨自艾,这种方式都是不成熟的表现,因为他根本不愿意去面对苦难。而自律的定义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就是当一个人能够学会自律,能够学会主动地要求自己用积极的心态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的时候,你就距离成熟更近了。
那么要做到自律有四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叫作推迟满足感。因为作者是一个心理咨询师,他经常会给别人做心理咨询,有一次有一个企业高管来他这儿做心理咨询,这个高管的生活过得一团糟,然后作者一直都没有找到她的问题到底在哪儿。结果两个人在吃蛋糕的时候就发现,这个高管拿起这个蛋糕,就先把上边的奶油都吃了。作者就问,你平常吃蛋糕都这么吃的吗?她说那当然,肯定要先吃奶油,奶油好吃。她就把好吃的那个奶油先吃光,吃光了以后再去吃那个蛋糕。
作者一下就明白了,这个人在推迟满足感方面是非常差的。就是如果她在吃蛋糕的时候,都会先去把蛋糕上的奶油全部吃光,那么她在做工作的时候,她就总是把最好做的事情先做,然后那些不好做的事情,她就尽量地往后推,一直推到没法再推的时候,就变成一锅粥,就特别糟糕,她的老板就对她意见很大,她的家庭对她意见很大。你想,如果一个人不能够延迟满足感,你会发现大量的问题都会出现,因为最困难、最需要去解决的问题你不会去解决。
为什么我们说学习成绩对一个孩子来讲,在某种意义上还是蛮重要的?不是说只有学习成绩好才有机会,而是一个孩子能够耐下心来把这个课程学好,这就是延迟满足感能力的一种表现。而那些不能够坐下来学习的孩子,他分分钟都要去玩,我要去最愉快的那个部分,所以他人生当中总是在绕着困难走,有困难就绕开。
同样,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也是延迟满足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比如说父母爱打孩子,或者冲孩子大喊大叫,为什么?一个揍孩子或者冲孩子大喊大叫的父母,就是不懂得延迟满足感的父母,他希望立竿见影,他希望我喊一声你立刻就好了,但事实上喊一声这种方法是最糟糕的方法。而一个有耐心的父母是能够陪着孩子一起来面对困难的,是能够陪着孩子一起经历孩子童年时候的痛苦的。
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能够被父母陪伴,去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痛苦,他会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忍受的。而反过来,如果一个孩子在小时候遇到了错误,遇到了困难,他的父母总是用大喊大叫的方式,用家庭暴力的方式,试图把这件事情跟父母本身的责任区隔开的话,父母没有学会延迟满足感,这个孩子将来长大了也不会。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的延迟满足感能力非常糟糕?这个其实是来自于他们的父母不自律,当父母不自律的时候,这个孩子就没法获得足够的爱和照顾,所以这个孩子会忽略自我的价值。你知道为什么有的人喜欢浪费时间吗?浪费时间是什么意思?浪费时间的人就是认为我这个时间没什么价值,所以我有这点时间,我刷刷微信挺好的,我就在那儿倚在沙发上不停地刷,不停地刷,看各种无聊的段子。哪怕你不去赚钱,你学点东西让自己进步也好,没有,就在那儿一直刷,刷这个家里出了什么怪事,那边有个什么特别幽默的小段子,不断地重复那些低俗、庸俗甚至有害的东西,为什么呢?
因为他不认为自己的生命有价值,而这种价值感就是来自于父母小时候的爱和照顾。如果父母有足够的耐心,能够延迟满足感,能够把爱和照顾这样的东西给孩子的话,孩子才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孩子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他才不会轻易地浪费时间,他才能够有能力去面对苦难,他也能够做到延迟满足感,这就是自律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