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晴
中午吃完饭和小雨一起出去走走,网课时眼睛光对着电脑屏幕,吃饱饭没事和她一起出去看看透透气休息休息眼睛,消化消化食。我呢拿着袋子顺便弄些土回来,把家里花盆里的花给加点土,有的浇水浇的都能看见根了😅。
下午有节体育课,我早就准备好了跳绳和小雨一起跳绳,还一起做了高抬腿,仰卧起坐我没做,我负责帮小雨按住脚,我练完时心扑通扑通的就像要跳出来一样,又原地踏步走了会儿,缓和一下心跳的频率,才坐下来休息。一系列做完小雨热的脊背都流汗了,脸也红彤彤的,换了件衣服又继续。生命在于运动一点都造不了假啊,天天运动和不运动的差别就出来了,她也是气喘吁吁的但没和我似的,累的够呛。 看来每天光靠走点路是还不够的,还要坚持跑跑步啥的。
她上课我看了会从“小”都读到“大”,从第四章了解了选书有那么几条基本原则:
1 选书要选经典类的书。
因为经典作品能流传多年而不衰自有它的道理,是无数人和悠长的时间帮我们筛选的结果。
2 选畅销又长销的书。
一本书如果再把或重印过很多次,口碑好,说明此书的内容出色,这样的书流传多年后自然会成为“经典”。
炒作的书也许可以畅销一段时间,但生命里不会长久,很难持续三天以上。
3 选现象截图书。
所谓现象及图书及出版后获得巨大成功,引发出版市场轰动效应的某些书。
4 选择有参考文献的书。
参考文献可以反映作者的阅读水平,研究能力和其论点论据的可靠性。
5 选作者。
好的作者本身就是一份有指数单,是质量保障,锁定他们就是锁定了一批优秀的图书,这样既能保证阅读质量,又能提高阅读的系统性。
6 选出版社。
要想买好书就要选大的、知名的、老牌的出版社出品的图书,这样呢比较值得信赖。
7 看感觉。
一本书无论别人如何给予高度评价,但如果自己或孩子看的味如嚼蜡,这说明这本书并不适合读。
读书和做其他事情一样,“真实感受”是最重要的标准。
带孩子去选购图书时,一定要到能够信赖的正规书店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选书。如果孩子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不知该选哪本,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要尽可能推荐那些自己也觉得有趣的书,而不是“有用”的书。
在阅读方面家长也要多关注孩子的兴趣。只有“有趣”才能让孩子实现阅读活动,只有实现了阅读活动,才能实现“有用”。
孩子不仅应该读得多,而且应该读的杂,什么都读一读,才知道最喜欢读什么。而且知识与知识间是有联系的,世上仅存在孤立的学问,从小阅读内容丰富,会让孩子把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的更完善,所以父母引导孩子阅读要尽可能的杂,阅读内容越丰富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