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责任,而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的身教重于言传,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孩子将自己的感受讲于父母,互相进步,相互成长。这是一个没有苛责,没有灌输,没有压制的过程,这是一个民主、有爱、温暖的过程。
今天是被隔离的第七天,小小的人儿跟着我居守在一方小小的天地。吃完早餐,我便开始忙手头的工作,这时孩子过来让我给他讲故事,我告诉他等一会儿吧,妈妈有工作在忙,然后给他安排了几个小任务——给玩具消杀、清洁地面、用一次性筷子摆摆形状、自己先看会儿书。他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听话,也没怎么打扰我。过了些时间,收到群里统计核查感悟的消息,发现了误差,开始翻记录查消息上报,又想起还有一课感悟没来得及写,总归是集体活动,还是不要扯后腿的好。于是梳理思路,打算把感悟写完。可这时候,孩子突然就开始闹腾起来,情绪暴躁,不肯听我说话,执意让我给他讲书。想了想,我决定先陪他看书讲故事,尽管他打断了我所有的思路,可我还是耐着性子认认真真陪他讲完了一本。这时我对他说:“剩下的,你先自己看,让妈妈先把感悟写完好吗?”他情绪平和地点点头,对我说“妈妈,你快去忙吧,我自己看就行了。”突然,就很感慨,换了个角度看问题,也许真的就少了很多麻烦和暴跳如雷。孩子的心愿不过那么简单,有时候作家长的又何必那么较真儿?事有轻重缓急,又何必让孩子事事为你妥协?今天我的孩子看到的妈妈是热爱工作,疼爱孩子的妈妈,是可以把工作和生活和谐统一的妈妈,而不是那个为了工作就嫌他吵闹面目狰狞暴跳如雷的妈妈。不同的妈妈留给孩子的影响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成长会给予答案吧。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这大概就是关注重于教育,身教重于言教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