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儿子约同学爬山。约好后,又有丝丝悔意。对于一个精力旺盛的少年,一座爬了几十遍的山头,的确没啥挑战,有些无趣我也理解。但是作为一个不太擅长运动的小胖子,挑战毅力同时消耗能量的爬山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运动选择。少年不理解老母亲的心。有些兴致不高的样子。所以承诺,爬完山去金查理小镇,两年前骑车去小镇玩的时候还剩一些游戏币,可以用那些比去玩一下游戏机。情绪瞬间拉满,爬山的动力霎那间满格。心情一路飞扬。
山脚下聊天,儿子问:“妈妈你看看还剩多少游戏币。”
老母亲照办“186个。”
”一人93个。“儿子的算术也不赖。
但是老母亲心头警铃响了:有多少,花多少?尤其前几天还刚刚看完犹太人教育孩子金钱观的,本就打算改变教育策略。那择日不如撞日吧。
母:“儿子,你知道186个币需要多少钱吗?”
儿:“不知道”
母:“大约一块钱两个币。”
儿:“奥。”
母:“所以你计划怎么支付这些游戏币的钱?”
儿:“我不想支付”
母:“所以你只想......”
儿:“享受”
母:“嗯,享受和付出是双生的。它们从来不单独行动。现在你习惯了我买单,所以想不到游戏币还要付钱很正常,可是你已经过了十一岁生日,需要开始学习预算和计划你的资源,这里面包含金钱的规划。”
儿:“我不想”
母:“嗯,我理解,但是游戏币不是你不想就可以不花钱的,你现在不学习怎么在你拥有的资源范围内享受和消耗,那你就有可能在你年龄更大一点的时候超越你拥有的资源去享受,你听说过一些大学生贷款买手机,买化妆品,买电脑。还不起债父母卖房帮他还。所以你现在学习怎么控制自己的享受欲望,让它在你拥有的资源的范围内,等你上大学就不会做出贷款享受的事情了。所以我想每个月给你一些钱,然后以后出来玩的时候你想玩什么项目你就可以自己付款了。钱多,多玩,钱少,少玩。”
儿:“嗯,那你一个月给我多少?”
嗯,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每个月250元零花钱,包含所有费用,我只负责路上的接送,其余都自己付。寒暑假夏令营另算。
从懂事起到现在,都是兜底的教育模式,他不小心造成的损失,他想要体验的事情,我全负责,他直管享受,不管付出了多少。从现在开始进行负责制教育,有限额,自己负责过程,也要负责结果。进入有监护的成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