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说今天的数学作业太难了,一度崩溃了好几次。今晚练的题型有三种。
第一种题型是比较两个算式大小,老鹰抓小鸡,只有老鹰下边的算式和小鸡的算式得数相同,才能抓到小鸡。看着儿子一直没有头绪,只好提醒他:得数相同,得先算出什么来?儿子大悟,得先算出得数来才能比较。会了这个,算式得数由大到小排顺序他也就会了。
第二种题型是情景题,看图列算式,表示谁比谁多,还差几个,还少几个。5只兔子,4个萝卜,问萝卜还差几个?儿子最开始列了加法,4+1=5。其实小孩子有这样的思维很正常,他说4个萝卜,再加上一1个就是5了,就够5只兔子吃了。这样想没错,关键是他没弄懂差这个字的意思。也不知道教的对不对,跟他说差指的是隔了几个数,他说1,我问他1怎么算出来的,他说5-4=1。最后经过探讨,我俩总结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都要用减法,减法是大数-小数。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到底,感觉他的问题在于不会把文字语言转化成算式符号这样的数学语言。
第三种题型是判断拿走和剩下,其实就是我们后来学的减数和差,但是一年级的孩子并不懂这些呀。小红盘子里5个苹果,还剩下2个,问她吃了几个?儿子就列5-3=2。把求吃的跟求剩的弄混了,他说根本不理解啥意思,看不懂也想不出来。我问他树上有5个猴子,跑了两只,还剩下几只?一口答出来3只。我说怎么列算式(转化成数学语言),他能列出5-2=3。我又问,那如果剩下了2只,跑了几只?他列出来5-2=3。区分跑的和剩下的是不一样的。虽然这个很顺利,可孩子接受起来并不是那么快,做小红小华比赛吃苹果的题又不会列算式了,搞不懂用原来的-剩下的,还是-吃了的,也就是没弄明白求的是什么。急得掉眼泪,好久好久,终于似是而非做出来了。然后告诉我,妈妈这个题好难呀!这话让我崩溃了😰
儿子,睡一觉消化一下,明天能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