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周老师的课之前,很难想象一位父亲能有如此细腻的情感,如此深邃的教育智慧。真是应了那句话: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教师。
父亲在家庭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出色地扮演这个角色,需要每一位父亲用心思考:陪孩子玩耍、让孩子明理、懂调解关系、炼坚忍品质、学平等交流、做学习家长,说起为容易,做起来难。父亲是楷模,父亲是航标,父亲是巍峨的山峰,更是润物无声的清泉。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个生动的父亲,更要注意以下几点:
1、做个善解人意的父亲
我们的印象中,父亲总是威严的,但由于父亲角色的缺失,导致母亲严厉有加的并不少。母亲在“独当一面”的过程中,失去了很多的温柔和耐心,以至于谩骂孩子甚至打孩子的事时有发生。作为父亲,不仅要疼爱孩子,更要体谅妻子,在深责自己不作为的同时,更要与孩子积极沟通,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
2、做个学习型的父亲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但父母们自己已经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只知一味地要求孩子热爱学习;自己从来不捧起书本,却要求孩子一天到晚看书。每个孩子天生都是爱学习的,他们的头脑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只是对于孩子的问题家长不能回答,甚至一无所知,或者在学习上不能帮助他们,不能为他们提供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知识探索的指引,对于孩子的心智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
要做个学习型父亲,不仅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关注生活、关注时事、读书看报、进修学习,更要关注孩子的学业,看一看他每天的作业,提出一些建议,或表扬他的进步,都会是对孩子学习的莫大帮助。父亲的言传身教,往往比母亲更有力,父亲能将个性中的独立、自信、果断、富于进取、合作、热情、开朗、大方、宽厚等性格融入到与孩子的交流中,父亲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在学习态度和行为准则。
父亲多一些家庭教育知识,多一些学习规律的认识,多懂些心理学,孩子就少走一些弯路,家庭关系也更趋和谐。比如,在学习上,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望洋兴叹,不因考试成败论英雄,也不因飞短流长道喜悲。
3、做个讲理的父亲
“子不教,父之过”,做父亲的一定要让孩子明理。父是长,近于师,他教给孩子如何坚强、奋发、执着、果敢、有礼、自尊、进取。读书明智,生活明理,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父亲要扮演引路人的角色,这个“理”,不仅是道理,更是人生之理。
以身作则是让孩子明理的前提,作为父亲作个孝子良夫是根本,能让孩子懂得尊敬长辈、爱护家人。正确端正的行为也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如不吸烟、不酗酒,无赌博等不良嗜好,让孩子踏着自己的肩膀走向新的高度。
期待着更多的父亲,步履坚定地走进家庭教育中来,把最坚实的臂膀,留给最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