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是小逸咳嗽的第二天,晚上的乒乓球课又爽约了。
下午接小逸放学,我在班级队伍里没有发现他的身影,直觉告诉我,这臭小子,又拖拖拉拉的,果不其然,我转身就看到他从校门慢悠悠的往我这边走来。我习惯性的接过他的书包(每天都基本要把所有书都带回家,真沉啊,说了也不听。),因为我知道他是要去和辛老师说声再见(放学回家必须当面和老师再见这个习惯让我感到挺欣慰的)。
这时,辛老师也走向了我们,然后和我说了说小逸的在校表现,着重指出了小逸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的问题,经过我们一番沟通讨论,都觉得小逸应该是有些胆小,总是害怕说不好,所以不敢举手,最后辛老师还和小逸做了约定,第二天要做出改变,脱胎换骨。
回到家,我又和小逸讨论了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事情,明确了他不举手的两个原因:一是,胆小,怕自己说的不好;二是,举手了,老师也基本不会叫到他回答。
知道了原因,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我和他说,一,越是觉得自己做不好,越要勇敢去锻炼,这样才能提升自己;二,全班几十个学生,每个都被叫到不可能的,但是为什么还要举手呢?是因为,举手是一种信号,是要告诉老师,这个问题我会了,然后老师就会接收到这种信号,并根据班里同学的掌握情况安排讲课内容。三,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才能迫使自己紧跟老师的讲课步伐,才能更快的学会知识点。
看着小逸懵懵懂懂的眼神,我心里在想,还是需要找机会共探一下勇气这个问题。
其实需要锻炼勇气的不光是小逸,还有我自己。正所谓言传身教,孩子是我的镜子,他今天的胆小也是在映射出我身上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