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去报刊阅览室借了一本杂志《读者》。这本书是我漫长的学习生涯中美好的记忆载体,也是在那个缺书少笔的年代唯一的精神寄托。那个时候,有钱的城里同学还会买《瑞丽》看,而我只有羡慕的份。我有个好闺蜜,他爸爸是老师,每年都会订购《读者》这本书。我就有机会来蹭几次看看。但是却是很奢侈的。直到考上大学,有了校图书馆,我才得空去图书馆泡着。大学里有零花钱也省下来,就是要去楼下报刊亭买一期报纸来看看,表面上一副知识分子的样。一份报纸整个宿舍轮一圈,然后再把自己喜欢的段子,文章剪切下来集一个集子。这个爱好我上大学之前就有了。
我上学的时候除了课本和加重的作业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兴趣爱好。姐姐的课本就是我的课外书,家里的农活就是我锻炼身体的最搭体育课。那个时候的毽子都是妈妈一针一线缝起来的。跳绳用的绳子是老师拿出来的拔河用的很粗的绳子。至于别的,就五花八门了,什么石子,雪糕棍,下雨天的泥巴,,,都是我们小时候的玩具。而且从不感染细菌,也不生病。真是有付好身板啊!
现在的回忆如流水般过一遍我的脑子,所有的过往也如流水般去向远方,不知所踪。
分享今天看到的两句话:只有自己才是这细碎生活中唯一的光,生活中的挫折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贵人,才能渡自己。一个人的见识藏在三个地方:读过的书里📚,去过的远方🌈,说话的谦卑里🔥。
下面这幅图是我大学同学非洲出差亲自拍摄,属实景。让人震撼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