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7日 星期四 晴
《父母规》诵读和默写157天
遇事不要急于下结论,即便有了答案也要等等,也许有更好的解决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答案,要学会换位思维。
下午放学接你回来的路上,你忽然问我,妈妈,今天有个同学和我聊了一个问题,为了方便,咱们用A,B,C来代表三个同学。A同学送给了B同学一支笔,B同学又把笔送给了C同学,结果A同学看到了C同学手里的笔,又要求把笔要回来。这个问题该如何来解决,或者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
我反问你,如果你是这个B同学,你该怎么解决呢?你说,既然笔已经送给了我,那我就有处理这支笔的权利呀!我点了点头说,嗯嗯,你这么说也没有错,因为这支笔已经送给了你,你现在是笔的主人(給予肯定)。那如果你是A同学呢?你现在心里会怎么想?
你想了想说,可能那支笔是我最心爱的,我送给最好的朋友,结果她转身送给了别人,我会很难过,也许我不会要回来,但是以后我可能再也不会随便送B同学东西了。
我拍了拍你的手说,所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是很难了解对方感受的。因此,对身边的人,我们应学会换位思考,以一颗宽容友好的心去了解,关心他人。
很开心,妈妈成为了你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在你遇到纠结和困惑的时候,妈妈成为你的知心朋友,在成长的过程中为你解惑,为你答疑,未来的路上妈妈和你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换位思考,人生才会美好;换位做人,才会懂得感恩。
亲子共成长,我依然在路上!
四年级九班 张雅茹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