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孩子一起观看了一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这是一部富有深刻教育寓意的电影。
影片主人公8岁的伊夏,是个拥有自己快乐小世界的小孩,但在父母、师长、同学、邻居的眼里,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笨蛋。拼写,怎么学都会出错;数学,基本上答不出来;无法正常阅读,说“字母在跳舞”;成绩差,屡次留级……
同样在以分数为根大环境下,孩子受到的冷嘲热讽越多,表现就越差。
幸运的是,这所寄宿学校新来了一位不按规矩出牌的美术代课老师尼克。
尼克老师在伊夏的身上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很快发现伊夏学习不好的深层原因:读写障碍。在尼克的引领下,伊夏重拾自信,克服了读写障碍,释放出自己惊人的绘画天赋和创造力。
可以说,是尼克拯救了伊夏,把他从濒临崩坏的边缘拉了回来。
成绩不好,孩子就是“笨”吗?
可又有多少孩子因考试成绩,坐不住好动,就被简单粗暴打上“好学生”、“笨学生”、“问题儿童”的标签?
就像影片中的伊夏一样。
在尼克老师之前,没有人看出伊夏的“特殊症状”,也没有人去深度挖掘他的天赋。他只能在家人的不理解、老师的责骂、同学的嘲笑中,陷入无人理解的绝望。
教育是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小孩子最是喜欢天马行空,可是为什么很多人感觉越长大,想象力就越贫乏呢?
可能是已经后天被“驯化”了吧……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活成他们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而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