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进步,科技迅猛发展,手机游戏也愈发让人眼花缭乱。当游戏遇上校园里的学生,可想而知会发生什么。在本次家访活动中,我也着重给家长强调手机游戏的危害,列举我上两届学生的惨痛教训。话说游戏为何会让孩子如此喜欢?孩子从开始没见过,到几天之内就能玩的很顺手,然后就能持久沉迷其中,为什么?因为好游戏的标准就是让人沉迷,如果不能让你沉迷,那它就是一个失败的产品。
今天看了武校长讲座的回放,让我对手机游戏的看法有了一些改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之前对于这一块,我一直是坚决让孩子们不允许接触的,因为会影响他们的作息、学习上容易分心。可是现在,我也应该用同理心苏理解下他们。接受了一天知识的熏陶和严格规矩的束缚,他们也需要放松,也需要用一种方式来找回自己,这对于孩子们而言,也是缓解压力的过程。但是,如何合理玩就成了问题的关键。
关系重于教育,首先要改变亲子关系。让孩子觉得家长是信任孩子的,在这个基础上家长再去做孩子的行为管控。还可以改变单次玩手机时间。先改变孩子玩手机时间的模式,把一次玩很长时间变为一次玩半个小时或者十五分钟,中间间隔开来分多次玩。更可以更改习惯的玩手机时间。把玩的具体的时间,从他习惯的时间调整到不习惯的时间。例如,孩子通常都是晚上玩,那么就让孩子在白天玩甚至早上玩。这样就可以让孩子逐步摆脱孩子在手机使用上的依赖。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找到成就感。只要是孩子喜欢的,找到了成就感,自然就不需要手机游戏了。这里面的重点是要有人信任孩子、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因为这样的环境孩子才能从别人的肯定当中找到价值、找到自我肯定。一旦孩子不需要用手机来肯定自己的时候,对手机的依赖就自然消失了。当然,这个过程也需要家长耐心的陪伴,用高质量的陪伴来换取玩手机游戏的时间。
如果有一天突然发现孩子开始沉迷游戏,请不要急于责怪孩子,静下心来仔细回想一下,是不是我们家长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关心,才让孩子在虚拟的网络里追寻快乐。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真正帮孩子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