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了武校发送的关于《孩子沉迷游戏,家长应该怎么做?》的视频,我认为,这段视频的关注点不是在孩子,也不是在游戏,而是家长。家长如何做才是重点!
游戏本身没有对错,适度的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孩子的反应灵敏度。但如果孩子不可控的沉迷于游戏,那一定是孩子出现了问题。而孩子出现的问题,归根结底其实是因为父母本身存在了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那么当我们发现孩子沉迷游戏的时候,首先要先从自身寻找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拯救孩子于游戏中。其次,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们要了解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就要先了解孩子在游戏中得到了什么?什么样的魔力驱使着孩子可以通宵熬夜还乐此不疲呢?不难发现,所有的游戏都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认同,获得尊重,获得鼓励和成就感。比如:一句“宝贝,不要气馁,再来一遍。”让屡战屡败的孩子在鼓励中不断重启;一句”你太棒了,继续加油哦!”让孩子更有后劲和冲劲.....发现了吗?一句鼓励,一句表扬,成了孩子继续保持的动力,那我们做父母的有看到孩子的优点吗?看到孩子的努力并及时给予鼓励了吗?这可能正是孩子所需要的,而游戏做到了!
现在信息时代,网络社会。很多父母一回到家就是葛优躺,手机控,斗着地主刷着抖音,殊不知你的一举一动已经在孩子眼里复印。更有甚者,自己玩着抖音不亦乐乎,却勒令强制孩子必须去学习,必须去读书。打铁还需自身硬,父母不作为,如何要求孩子?即使孩子趋于弱势勉强同意,可他们幼小的心理也会有诸多的不服气,也会有抵抗。那么可能就会通过模仿父母,拿起电子产品用游戏来释放内心的对抗情绪,久而久之,就会深陷而不能自拔。父母的示范教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记得茹宝有一段期间成绩下滑严重,后来我找到原因,是因为那段时间家里出现的一些变故,影响到了她。她晚上睡不着,就看小视频到半夜。茹宝从小一直很优秀,也很自律,我相信她出现的问题,肯定有她的原因,所以当我知道后,我并没有直接揭穿她,而是给她编了一个故事,我说:宝贝,我今天看了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学习好,各方面表现的都很不错,但是不知为什么,他成绩突然就下滑了,后来,她妈妈就通过一些办法知道了他下滑的原因,是因为小男孩半夜玩手机,看视频,导致早上起不来,白天没精神,所以成绩下滑了,后来这个小男孩主动跟妈妈说明了情况,妈妈没有责怪他,而是帮助他解决了问题,小男孩从那以后也没有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我觉得小男孩的妈妈做的真好,没有责骂小男孩,而是帮助他解决了问题,我得向这个妈妈学习。不过我相信我的女儿这么优秀,肯定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妈妈相信你。等我说完后女儿沉默了,然后过了一小会儿告诉我说,妈妈你说的是我。我装作不知道,笑着说:这是我今天看过的一篇文章,你也这样做过吗?然后女儿就开始一边流泪,一边跟我讲自己的困惑和问题,等女儿说完,我先抱了抱女儿,然后告诉她,没关系,你既然能跟主动跟妈妈说明情况,说明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妈妈相信你以后不会再做这样的事情,至于学习上,你本身的底子不弱,我们共同努力,争取在把再把成绩提上去,以后遇到什么问题,一定要跟妈妈讲,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茹宝也坚定的点点头,自那以后,我们的关系就更近了一步,女儿也再没出现过类似的问题,我们现在相处的就跟闺蜜一样。就像武校讲到的“关系重于教育”,关系顺了,一切都顺了。现在的女儿很优秀,也很自律。“我”是一切的根源,我变了,心变了,一切也就变了……真的很感恩武校,感恩优秀的家人。
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在爱中成长;良好的沟通,让孩子在被尊重中感受爱;做好孩子的镜子,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成人,相信孩子,肯定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在优点中找寻更好的自己。时刻牢记武校的四大铁律“关系重于教育”,“成长重于成绩”,“身教重于言传”,“相信就会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