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41 10.30 晴
中四班杨雯茹妈妈

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没有刷到这个视频?近日,在广东深圳的某个工地里,一个小男孩戴着黄色安全帽,手里搬着一根钢筋,搬到半路搬不动,停下来歇了会,又起身继续搬。

小男孩的爸爸在一旁说:“晚上加3个小时还是4个小时?现在开始上班。”男孩没说话,继续搬钢筋。半天没到,小男孩休息喝水时哭了。爸爸询问他哭什么,孩子哭到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才说自己砸到脚了。爸爸听闻,语气稍带严厉:“你砸到脚了关我什么事?上工地谁不砸脚?”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

这并不是爸爸带辍学儿子工地谋生,相反,这是一个父亲在用自己的方式劝导厌学的孩子。

“你要是不好好上学,干脆出去打工!”求学路上,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威胁”。大多数父母也就是小小地警告一下,但在广东深圳的杨先生,面对“厌学”的儿子,还真用上了这一招。

最终,自觉经受了一番生活“毒打”的孩子,在苦苦支撑一天半之后,哭着要回去读书。

类似这样的教育方式,发生过无数次了。

在四川雅安,冯先生11岁的儿子不愿意上学,上课开小差、抄作业,他就请假把儿子带去工地挖沟,工资标准:5块钱一天。结果,仅仅两个多小时,孩子就哭着嚷着要去读书。

在湖北咸宁,11岁的女孩不想再上学,跟老师顶嘴,她的爸爸叶先生就决定带她去挖藕尖,在烈日下暴晒4个小时,脸都要晒脱皮了。后来,小女孩主动表示要去上学。

在上海,吕先生的孩子因为不想写作业,炎炎烈日下,被爸爸带去路边捡垃圾,一个小时之后,就忍不住求饶:还是回家写作业吧。

杨先生的做法,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谁还没有过不想上学的时候呢?很多道理都要体验过后才能明白,老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趁着孩子还小,先带他见识一下劳动的艰辛,没什么不好。

也有网友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待商榷,一来,工地对于孩子来说,还是有些危险,二来,这是一种“恐吓式教育”,不好好上学就去劳动、不听话就会被警察抓走、不老实就带去医院打针......这样的方式,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这种方法到底有没有用呢?从结果来看,孩子们确实都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乖乖地回到了学校。但客观地说,很多孩子嫌搬砖太苦想学习,是一时的,到了学校好了伤疤忘了疼,也是现实。就好像我们冬天恨不得酷暑立马来到,夏天又想直接进冰窖,困极了真想有张床摆在面前长眠不醒,真躺床上了,又熬夜玩起了手机。

这种方法有用吗?也确实有用,但外界的力量只是起到一个催化作用,悟还是要自己悟。要想靠“吃苦”成功让孩子“回头是岸”,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了解、了解、再了解”。因为你一旦错估了孩子的承受力和兴趣点,就有可能“翻车”而导致事情走向不受控制的反面。

山东临沂,一位妈妈因为孩子不想上学,还老跟自己吵架,吵着要去搬砖,就把他带去了朋友的工地,想着体验几天就能“回心转意”了。结果,令她没想到的是孩子在工地上经常被表扬,除了第一天说有点累,此后反而越干越起劲,连同班里其它同学也都想去搬砖了。

所以,要想策略“立竿见影”,一定要先了解孩子:能听道理的孩子,就给他讲道理;能被事实教育的孩子,可以去体验生活。“吃苦”教育也不是治疗厌学症的“万金油”,若想让孩子愿意主动去学习,还一定要找出厌学根源,激发出孩子真正的学习自驱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以上很多成功案例中,孩子们最终都说出了“想去上学”“还是读书好”之类的话,但其中,有多少是迫于不想吃苦、不愿再受罪而说的呢?

所以,家长不要看到孩子厌学就叫他们去搬砖,而是从孩子的心理引导,帮助他们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正确的学习态度,这才是关键。

💦 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1.以身作则 父母自己先对学习感兴趣

图像

父母要向孩子表现出你对学习的热爱,经常谈论令你感兴趣的事情,告诉孩子你所学到的各种新鲜有趣的知识……经常询问孩子在学校里学到哪些新知识。让孩子感觉到你对学习的兴趣,他自己就会被感染。

2.鼓励孩子尝试不同的事,直到发现兴趣所在

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要观察孩子的兴趣是什么,从他感兴趣的事入手,然后把兴趣变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对于那些不知道自己兴趣在哪儿的孩子,可以先尝试不同的事情直到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3.引导孩子主动体会学习的快乐

只有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才有可能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可以这样问:“感觉怎么样,背完这首诗你是不是很快乐。”这样主动引导他,让他主动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他学会了一首诗,让他体会到那种成就感,价值感。引导孩子体会学习快乐,关键是让他主动体会,这样他才会感觉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最后,即使你不去引导了,他自己也形成了这样主动体会学习快乐的思维模式,那么他学习上的进步,就会不断地凸现出来。

4.把日常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

让孩子制定家庭旅行计划也许会使他爱上地理;让孩子学会剪报也许会使他留意政治、新闻;领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全家人至少每天有一段在一起学习的时间;留意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平时散步、购物、访友时拐进书店,博览群书……

还记得《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的一句话吗?“如果你想让人们造一艘船,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所以,要想让孩子真正愿意去学习,再多的外力都没有激发出他们真正的内驱力管用。

只有当一个人真正爱上了学习,他才可以所向披靡,不管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一一克服。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76085
推荐日记
《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 天气晴 随手记第238天》
《亲子日记212【23】2022.10.31 星期一 晴》
《高高兴兴上学去》
《感恩遇见 2022年10月31日 第280篇》
《羞愧》
《规则的重要性--广纳善缘义理事(445)》
《周一愉快 (52)》
《2022.10.31 》
《是你温暖了我们啊》
《10月31日》
《2022年10月29日 星期六 天气晴 随手记第241天》
《2022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晴》
《10.31 星期一 阴《学好样》》
《督促习惯性》
《有爱的一幕》
《彩色的太阳花》
《2022.10.31周一,晴亲子日记第240篇》
《2022年10月27日亲子日记第176篇》
《满勤》
《童年只有一次,错过不会重来》
《2022-10-31 随笔 281》
《金查理小镇一日游》
《懂事的儿子(第359篇)》
《日常》
《不开心的周一(随手记38 )》
《2022.10.31》
《回老家 第170天》
《小红帽的故事》
《随手记(38)》
《榜样的力量》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