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1日 星期二 晴
今天忽然想起来这么一句经典语录,“ 请记住,哪有什么一战成名,无非都是百炼成钢,通过日积月累的奋斗、努力而取得的成果。”
通过写日记和写感悟,我越发感觉力不从心,从头开始一步步学习吧!这应该也是写日记的其妙所在,让人温故而知新。
今天学习感悟的写法:
第一步:对原文进行简要概括
读后感、观后感,就是指读了一本书、一个故事、一则报道,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一个节目后的感想。“读”和“观”是“感”的基础,所以,首先就要对“读”“观”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让读者明白你的“感由何而来。然后再就其中你最关注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
第二步:对内容的概括要有详有略
写读后感,“读”是基础,因此,在写作中首先要概括一下你所读的内容,为下一步写“感”做好准备。要注意的是,对内容的概括不能随意,而是要做到有详有略。通常情况下,所读内容中可能有几处都能引起你的感想,但一定要选择让你印象最为深刻的内容作为概括重点。这样的话,就会跟下文中写感想巧妙地衔接在一起,使整篇读后感显得流畅。
例如,在写《西游记》的读后感时,要先交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然后从中选取某个人物进行重点描述,略写其他内容,继而为下一步写自己的感想做好铺垫。
第三步:要有感而发,不能为写而写。
很多同学在写读后感时,要么是无话可说,要么是想说的太多,又找不到“有感而发”的“感点”。其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在写读后感时要紧扣一个原则,就是认真阅读原作,在读的基础上寻找和自己思想产生共鸣之处,继而有感而发,做到不牵强附会,不生拉硬套,不说空话套话。总之,要“感于情”方能“动于情”,只有在原作中找到能感动自己的“感点”,才能有话可写。
第四步:要抓住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
一篇读后感中,“感”很关键。通常情况下,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或是一部好电影,其中的“感点”较多,要选择其中让你感受最深、感想最多的一点去描述,而不是泛泛而谈,没有重点,结果让整篇读后感看上去内容平淡,感想很少。
例如,在写《马小跳》的读后感时,先简要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然后引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进行描述,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第五步:要结合现实谈出自己的感想。
第五步:要结合现实谈出自己的感想。
一篇好的读后感,最终的落脚点是结合现实谈出自己的感想。这里的“现实”,既可以是个人的实际情况和他人的现实情况,也可以是社会现实或是经验教训之类。总之,将所读内容与自己或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流露出真实的心声,让文章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例如,在写《读〈饭盒里的头发〉有感》这篇文章时,先要介绍《饭盒里的头发》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继而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阐发自己的感想。
细读之后,发现自己原来写的那几篇,读起来很乏味,专业人员读起来,应该有种被怂了一下的感觉。从现在开始,再努力一把,争取写出来的文章 ,让人读着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