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 星期二 晴(1761)
诚实守信乃是做人的之本,是通向成功之路的通行证。如果我们失去诚信,就算得到再多的利益,却得不到真正的开心,且每天都活在内心的谴责中。
第一,我们要对孩子诚实守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认为言出必行,只是成年人交往的一种遵循承诺的方式。然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父母不能对他们做到言出必行的话,孩子长大了,以后也不可能成为一个言出必行的人。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能轻易对孩子许诺,一旦不能实现,不光是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同时还会损害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做到言出必行也是重中之重。
“曾子杀猪”的故事告诉我们,父母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对孩子说的话要说到做到,这样不仅能表达出对孩子的爱,更能培养出孩子诚实守信的品格,才能收获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第二,在别人信任我们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诚实守信。
在危难的时刻,别人给我们提供了方便,我们也应该坚守承诺,不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丢掉了诚信的信仰。我们虽然无法改变别人的思想,但我们可以以身作则,诚实待人。因为世间多了一份诚信,就会多一份和谐。只有我们言行一致,做到诚实守信,我们的社会将和谐温馨。
诚信是用来衡量道德和人格的词语。俗话说“人无信不立″。武校也说过我们关于人的德能论。他说,有德有能是人才,无德无能是废人,无德有能是小人。然而,对于最后一种关系,有德无能,却没有具体的名词性的解释和定义。武校告诉我们,德是一个人最大的能,没有有德无才的人,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所以说,诚信是我们要着重修养的道德品质的一部分。拥有了诚信这种道德品质,我们个人的道德系统才能够完善。
我们常说: 说一句谎话,要用十句谎话来圆。人性的本质是在做不诚信的时候,不诚信的事或者是说不诚信的话时,其实内心都是忐忑和不舒服的,更何况你之后还要不断地去为这个谎话去做解释,做美化,真得很累。诚实守信才有快乐的人生,不诚实不守信,那就和快乐离得比较远了。我们如果说每天都是生活在谎言里面,再去不断地美化,我们到时候只能是自己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
然后周围的人,时间长了,他不跟你玩了,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我们也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诚信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诚信不仅仅是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们想要成就一个和谐社会所追求的。道德这件事就是相信美好,践行美好,美好就会出现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和一种气场。
社会学家林扎克曾说:“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父母是孩子的全世界。如果父母欺骗、忽祝孩子,孩子就像被世界放弃了一样,心愿落空的孩子正直脆弱的档口,根本受不了这份失望,孩子总归是孩子,他的承受压力是有限度的,他的内心也并不是很强大,需要外界的肯定来树立信心,而父母的信任是他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如果父母肆无忌惮地透支孩子的信任,就像打开了一个闸门的口,终有一天会把信任度用完”。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诚实是父母和孩子的必修课,诚信是每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孩子拥有诚实守信的品质。更能抵御成长路上的不良因素,想让孩子从小养成诚信的习惯,离不开父母身体力行的积极引导。
诚信就像一块土壤,一亩心灵之土,为无数幼苗提供营养,使他们开出美丽的鲜花,诚信像,万物生长,生命之水滋润着小树苗,舒展枝叶,天天向上。诚信是人之本、民之基、国之根,让我们拾起诚信的被囊,用你的诚信战胜风浪,以你的诚信来创造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