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11.3号群内答疑

问题:

男13岁 孩子今年初二,现在不爱学习,作业勉强能完成,经常让同学发答案,数学成绩差,说听不懂,平时不学。结交了一帮同龄的朋友,骑电动车,抽电子烟,谈女朋友,晚上出去玩,很晚回来,晚上偷看电子产品跟朋友群里聊天,第二天早上不起床,经常迟到,有时候旷课。家长的困惑是不听管教,叛逆,对着干。

解析:

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一般都会特别头疼,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也一样难受,如果我们把它当作其他的案例我们会看的更清晰一些,当孩子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以后,家长的情绪一般都不会太好,不听管教表示我们说了很多,但是无效,没有效果。我们说家庭教育里“有效”“有用”最核心的大于有“有理”我们试想一下“管教”这两个字。是不是我们在讲“道理”我们管教平时用什么方式,是不是要么就是讲理,一般来说,管教里面是缺乏了“情”字,在里面是没有情的,当没有情以后,孩子在青春期的这个时间段当中,13岁了他处于一种叛逆期,青春期,这个时候他“力量,力量感”强了,之前我们不知道这位家长是怎么对待孩子的,我想他可能是习惯于原来的方式,比如从幼儿园,小学就这么管教过来的,那时候孩子身体也很小,体格很小,力量感也很小,他根本没能力去反抗,那时候即使说之前管他的管,如果他感觉不舒服但他也无力反抗。家长都希望能够自己的孩子是爱学习,能够学好,成绩优秀,那怎么才能做到这样?那一定是学习习惯要很好,对学习他要有很好的感觉,这才能做到爱学习,才能够做到成绩优秀,才能够做到把它学好,那我们看一下。99%的人是不是大家都是普通人,其实智商能力都差不太多的,那么差别在于哪里?就是在学习动力,学习动机和意愿(学习动机、学习动力、学习意愿、)

有的小孩子他在小学的时候成绩非常好,到了初到了初中,就进了中学以后,他的成绩开始直线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中学的时候孩子大了,他就是到了青春期了,他觉得他有力量了,他。不受控制了,那么小学的时时候成绩好其实是个假象,他这个动力是一定是来自于外在的,到了初中以后,孩子开始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了,感觉决定意愿(感觉决定意愿)

我们试想一下,大家都谈过恋爱在这里的成年人都谈过恋爱,恋爱其实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就是我愿意送我的女朋友去,早上很早的我去起来,我到她家门口,我就把她送去上班,然后中午的时候我会跟她联系,你中午想吃什么,晚上我把她接回来,平时看到一件很好看的衣服,我们会推荐给他,你要不要这件衣服我看到,觉得你穿这件衣服很好看,是不是都在为对方着想,为对方着想的时候,双方的那个感觉是不是特别的好?于是乎,有的家长父母看到说你们两个人不合适,要想把这两个人拆开,是不是很多在热恋的期间的孩子,父母要怎么拆都拆不开。

感觉对了,他做什么他都愿意,人天生出来我们说能力上,其实大家都一样的,除了喝奶就是哭,其他的所有的能力都是后天学学习来的,而且小孩子从小的时候都特别愿意尝试,比如说开始学着爬慢慢的要学着走路,喜欢好奇•想玩,玩水,下雨天,就穿着个雨鞋到处去跑,喜欢玩各种各样的玩具,包括现在很小的小孩拿了一个新手机,他马上不用懂任何说

明书,人家什么都会玩,大人却做不到。

那也就是说大家其实是在一个起跑线上,那么天生的能力大家都一样,都是后天习得的,那后天怎么习得的?这个态度和这个感觉就太重要了。所以我们说家长的陪伴极其重要,那么说现在很多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他不爱学习,作业做不了,那是他的没有能力,那没有能力等于什么?等于没有感觉,我不想做这件事情,所以对这件学习的事情我没有感觉,我不想去学的时候,他一定就学不好,当他自己愿意去学,就像热恋期当中,我愿意跑 20公里、30公里去帮他把那个东西去买回来我一定要送给他,这个是苦,再苦再累他都愿意,那孩子的成长阶段的时候需要的东

西,是不一样的,六岁前孩子需要照顾,那我们要给他足够多的满满的爱。六岁到12岁的时候,开始进入一种分离期,或者也叫开始一种渐渐的独立期,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要懂孩子,不要做家长了,开始要做朋友。保持这种非常好的感觉,同时又是一种慢慢的分离,12岁到18岁的时候,这个时候进入青春期,春期,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叛逆期,那么这个时候家长要跟孩子去他的同学,孩子去学习如何的走向成人,如何的去迎接他的未来,家长就要去学习如何学会陪伴孩子,去引领孩子,并且去学好自己在这个社会上该做什么,去做一个像模像样的榜样,把它做出来。教育是引领,是感觉。关系动力,温暖的体验决定了孩子是否愿意成长,这是孩子成长的温暖的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很多时候是因为这种温暖的感觉是被家长的嘴把关系给破坏掉了,平时很喜欢哪壶不开提哪壶。你这这次考第几名,你们班级有多少人?考100分的多少人?你为什么只考了95呢?

原本一岁两岁的时候,孩子跟家长的关系是非常非常的好,因为那个时候对他没有要求,不会说他这里不对,那里不好,只会很好的爱护,呵护他。也就是说从娘胎里出来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非

常好的,后面变得不好,一定是家长在哪个地方做错了。我很想分享陶行知先生的四礼堂的故事,一天陶行知先生看到学校里面有一个。有两个孩子,有一个男孩在打另外一个孩子,他就叫叫住他,说你给我停下来,下课以后三点钟你到我校长室来。那天三点钟下课以后,校长到办公室,看见那个小小同学已站在门口了,那个同学看到校长以后,非常的惊慌,想这次校长一定要好好的把我批评一顿,没想到陶校长拿出一粒糖说,这粒糖是给你的。小朋友很惊讶,说你比校长到的还要早,你说你说到做到,你守时,我把这粒糖要讲给你,接下来又掏出一粒糖,我还要给你一粒糖。听说你打那个孩子是因为那个孩子欺负女生,你是见义勇为,所以你打他是打抱不平,说完了又掏出粒粒糖来,我还要加给你一颗糖,我让你停手不要打,你马上听话,给我尊重我,你给我面子,我要把这粒糖给你。小孩子听到这里马上眼泪就掉下来,说校长,我错了,我明明打他是不对的,我知道我自己错了。接着陶校长又掏出一粒糖,你知错就改,我要给你第四颗糖。

好,那我们就回到今天的问题,男孩13岁,不爱学习,作业勉强能完成。我从这一段里面我看到了这个孩子虽然不爱学习,厌学,但是他还能把作业做完,勉强代表他做的很不容易,代表做的很辛苦。但是即使这么辛苦,他还是要去把作业完成,虽然经常会让同学发答案,说明他尊重老师,尊重他学生这样一个身份,后面是数学成绩差,我们一般都有个经验老师这个学生喜欢哪个老师?他一般这门的学科成绩都比较好,他的数学成绩不好,看来他不太喜欢这个老师,后面一句话是上课他听不懂,自然数学成绩差,他不喜欢这个老师,他的情绪,他的感觉就不好,他感觉不好,自然就不会很认真去听他的东西。听他的课程,他虽然听不懂,但却坚持坐在课堂里面,是不是很守纪律? 他还知道他是一个学生的身份,虽然很辛苦但是却仍然坐在教室里,平时不学,这是最后一句话,平时不学,那平时不学,他本身就带着一种他在学校里已经够受罪了,平时再让他学,其实对他的要求已经有的太高了,好下面一段是他,结交一帮社会同龄朋友,骑电动车,抽烟,交女朋友,晚上出去玩,很晚回来。我看到的这是生活的场景,说明这个跟那帮同龄的朋友在一起,他在外面有很好的感觉,他抽电子烟,是不是有点像大人的那个感觉?就是青春期骑电动车是不是很帅,谈女朋友是不是有人喜欢他,他也有爱别人女孩子的能力,别人才喜欢她。在外面她找到了很好的感觉,晚上出去玩,很晚才回来,她到外面去释放她白天一天的压力,晚上看电子产品,跟朋友群里聊天,第二天早上起不来床,经常的迟到,有时旷课,他晚上白天上了一天课,晚上还要玩电子产品,跟群里的朋友聊天,是不是说明那个外面给他非常非常棒的感觉,他偷偷的看电子产品。说明他是不是很尊重父母,我不给你们添乱添麻烦,不让你们闹心,同时他还很守规则,而且看电子产品知道偷偷的看是什么,眼睛会不会酸?会不会累很累,而且手拿着电子产品一直在聊聊到很晚,是不是很累,代表坚持,是不是这个孩子根本就不怕苦,他完全具备克服困难的能力,那为什么他这个时候他不怕苦不怕累?是因为可以让他放松,可以跟别人聊的时候一种美好的感觉,后面是经常迟到,有时旷课,这个孩子在学校里面太痛苦了,即使说我不想去学校学校,但是我迟到我还是到了,因为我晚上搞跟朋友聊天聊的太嗨了,我把精力耗了很多,但是第二天我依然到学校去,还要坚持到学校,有时旷课,他真的是硬着头皮往这个学校去的。这个孩子该具备身上该具备优秀孩子的能力,一样都不少,只是我们把他的感觉给破坏掉了,那现在应该知道该怎么做了,要去修复那个感觉,把之前我们没有做对的地方去好好的,认真的去做,对他,当然这个年龄段当中再去做的时候,其实会有一些难度,有一点困难,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个孩子如果现在出了问题,你能好好的陪伴他的话,他的末来的人生还长的很可以是非常的棒。如果说家长不学习,继续按照原来的方法唠叨指责,管控,那会问题会适得其反。有一些话我们说了 800 遍,8000遍、8万遍,我们还不停的在说,就代表这个唠叨无效的,那唠叨是无效的,那代表我们方向是有问题的,快一点停下,来往另外一个正确的方向去去转,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先把嘴闭下来,该学习的学学习,接下来我们才知道怎么去温暖对温暖这个孩子。现在我遇到的这个小学成绩很好,初中成绩也很棒,高中考的是名校,上的是211,大学毕业以后工作了半年,现在躺平已经两年了,这就是我身边的人,家长拿他一点办法没有,叫他出门不出门,叫他旅游不旅游。假如说那你谈个女朋友也行,什么都不干,除了拿手机什么都不干,你说到了这样的年龄,他再躺平,他再开始叛逆,是不是比这个难度要大,要大10万倍,所以这个初二的孩子,他现在就出现这样的状态,家长开始去做修正,最起码停止伤害了,接下来做正确的事,给他温暖,让他回到正规的状态当中,初二还真的还不晚,所以我也要恭喜这位父亲他能够有勇气走到这个里面,说明他有多爱孩子,我们看到的是这个家长,这个家庭对孩子是多么的负责。只是我们的爱是带着过往的认知,带着过往的叫习惯,来按照我们认为对的方式,那么现在他发现有问题以后,及时让我们停下来,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孩子真正的需求,当我们了解他的需求以后,去做懂孩子的家长,接下来去温暖他,一步一步的给他自信,他就会给你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80933
推荐日记
《第280篇 共享这份荣誉》
《陪伴》
《亲子日记232篇》
《2022.11.3 星期四 阴》
《落井的驴子》
《心境》
《开心的事》
《努力》
《2022年11月3日 星期四 阴》
《亲子日记875 2022.11.2星期三晴》
《爱劳动的小朋友》
《认识了两面红旗》
《亲子日记第318篇》
《封村的第十天》
《22年10月20日 周四 两个坏习惯需改正 亲子日记(135)》
《馨瑞守护22天》
《第66篇记,10月3日,晴》
《小调皮》
《亲子日——11.3 星期四 天气晴转阴》
《看姐姐练习讲课的视频》
《11.03.亲子日记277篇》
《2022年11月3日 星期四 晴 228篇》
《亲子日记 为爱而写第626天 随记》
《第660篇 石头五周岁了》
《2022.11.3 星期四 多云753》
《亲子日记》
《第《74》篇》
《【184】》
《坏脾气的妈妈》
《随记 2022.11.02 星期三 晴 273》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