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日,星期四,天气晴。
早上起来给子谦做早饭,煮的方便面,还打了两个荷包蛋,吃的饱饱的。高高兴兴的上学去啦!
子谦妈妈买了一台惠普打印机到了,吃完饭我们俩开始研究安装,子谦在边上看热闹,边看边问这是干什么的呀?子谦妈妈说给你打印作业跟文件的,还可以打印照片,我们俩研究了一个多小时才研究明白,我尝试着用手机联网答应了一张子谦的照片,效果挺好,子谦妈妈给子谦打印了几张算数题,打算让子谦练习做一下,我说时间太晚了明天晚上在做吧。
躺下休息的时候看见子谦老师发的视频链接,是关于怎样学会跟孩子交流沟通,视频中用了两个故事告诉我们,跟孩子交流要懂得尊重他,要有耐心,要聆听倾听。
视频中提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每天跟孩子交流的时间大概有几分钟?第二个:与孩子交流时使用哪种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
第一个问题把我问住了,我思考了一下,虽然每天都会交流,但是都是以一个父亲跟儿子的关系交流,有时候会以一个朋友的方式跟他谈谈心。
第二个问题,孩子肯定喜欢你用一个温柔的方式跟他交流讲道理,但是我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上来就发火,这个我得改一改。
我要学会蹲下来跟他交流,这不仅指身体上的蹲下去,而是指心态上的蹲下去。有时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议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长就会大发雷霆。其实,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的建议对于他来说是否合适。在他不听话的时候,最好换一个角度去想,要尊重他,耐心聆听倾听,想办法让他说出来他的意思,这样我感觉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总结以下三点需要我做出改变。
1:沟通时应该与孩子应该处于平等地位。跟孩子之间应该建立起朋友的关系,平等互助。
2:沟通时应该切身从他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没有换位思考,就没有沟通的撼动。
3:沟通中要使用和蔼的语气与平和的态度。语气要委婉,不要激动,不要恨铁不成钢的态度表现在脸上事实上,你越是不委婉孩子越不喜欢,沟通越来越少,越觉得有代沟。娓娓道来比大呼小叫更有亲和力与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