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读陶行知 (十三)
五四班刘晓娟

陶行知先生举了两位科学家的例子来证明儿童时期科学兴趣养成的重要性。一位是发明了避雷针的富兰克林,他四十岁后才正式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但是他自小在父亲的工厂中就养成了对于化学和机械的兴趣。另一位则是举世闻名的发明家爱迪生,他不受当时老师的喜爱,但却受到自己母亲的鼓励,做各种“科学的游戏”。由此他提出了关于小学教育在培养科学兴趣方面的两点想法:一是要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践,并亲自参与到这种实践活动中去,起到引导的作用;二是要打破学校的物理限制,让学习实践活动遍及到各处去。春来看花朵如何吐苞绽放,夏天看蝌蚪怎样长成青蛙,日常机械的运作,种种需要动手的小制作,乃至田间劳作时的种种原理,对于农作物成长的观察等等。这也是陶行知先生另一科学教育的理念:科学教育毋需局限于经费场地的限制,提到科学人们总想到精密仪器,进而想到大笔经费,但事实并非如此,日常生活与自然变幻间一样有着各式各样的科学知识要去学习。

科学教育的另一重要性在于,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观、自然观乃至人生观。近年来社会常有中学生或大学生虐猫虐狗的事件,这种行为的背后究根结地是对生命的漠视和无知。陶行知先生到自然中去观察万物,但却不主张制标本或家养,譬如将蝌蚪卵带到家里盆中养,蝌蚪离开了合适的生活环境,只能早早夭亡。科学的自然教育,是要教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让他们看到,任何一种自然的造物,都凝聚着千万年来造化的神奇,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绝不能出于好玩而轻易折损。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这样一种世界观,既要识得乾坤大,也要能怜草木青。对于自然生命的尊重,最终能够推及到对人类生命的尊重。同样,这也是对于自然界整体的尊重,形成一种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人生观。

科学理应造福于大众,理应启迪于大众,所以必然要早早植根于孩子的心中。这是陶行知先生的结论,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牢牢铭刻在心中的信条。科学教育也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要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素养,养成科学的精神,我想,这也正是陶行知先生对于后世继承者们的期许。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87862
推荐日记
《2022 年 11 月 8号阴》
《昆虫记——蜜蜂》
《亲子成长日记282天》
《当小老师 2022.11.9天气晴》
《2022年11月9日 星期三 253篇》
《第一次跑长途》
《亲子成长日记289天》
《期中小结》
《弄》
《第四天》
《2022年11月7日天气晴星期一》
《妈妈的饺子》
《2022.11.8》
《亲子日记285篇《家长会感悟》》
《亲子成长日记280天》
《无影无踪2022.11.9》
《每个女孩都是自己的了不起2022年11月9日星期三晴第444》
《今日立冬 2022.11.7星期一天气晴 210》
《亲子日记594 2022.11.6星期日 多云》
《做孩子的表率》
《种大蒜》
《2022.11.8大雾,星期二,亲子日记第265天》
《(亲子日记575)琐事》
《亲子日记292天》
《无题(2022.11.9)》
《二零二二年十一月九日》
《只有掌握无穷的知识,才能所向披靡》
《49~小迎宾》
《11月9日星期三》
《2022年11月7日 星期一 206》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