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注意话语中的“潜台词”。在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要表达对孩子的肯定和欣赏。比如,有的家长想激励孩子阅读,就对孩子说:“爱看书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妈妈喜欢爱阅读的孩子。”家长的本意是想鼓励孩子去看书,但孩子听到的却是:如果我不爱看书,我就不是好孩子,妈妈就不喜欢我——这是孩子听到的潜台词,它会让孩子面对阅读时有压力,反而不利于阅读兴趣的形成。家长学会使用潜台词,这不是一个技巧问题,而是一个意识问题。当家长放弃功利心,能真正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真心地去欣赏和赞美孩子时,潜台词自然就会改变。
不要排斥读图。从阅读的整体效果上来说,读字优于读图,只有孩子成功进入了读字阶段,阅读的终极目的才能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是相互冲突的,这两种阅读模式完全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长期共存,孩子无论喜欢哪个都没有问题。即使孩子一直不喜欢读字,只喜欢读图,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能批评和否定孩子,说不定孩子以后会成为绘本大师呢。以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为核心去引导孩子阅读,是应该遵循的唯一道路,离开了这个基本之道,一切努力都是低效或无效的。
当功课与阅读冲突时。如果放开让孩子读课外书,孩子只沉迷于阅读,影响了功课,怎么办?课外阅读对功课的负面影响只是短暂的,阶段性的。从长远来看,阅读对功课只有成全的功能,没有消解的副作用。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和用功是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功底,年级越高越会力不从心。遇到孩子因为看课外书挤占了看课本的时间,家长根本不用着急,相信孩子自己会慢慢学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