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3日 天气晴 星期日 第215篇
教育就是输入和输出,给予孩子什么孩子就会输出什么。
为了提前为老二入一年级做准备,同时考虑到孩子接送管理的问题,今年大班将他由公立实验幼儿园转入了私立大地幼儿园,想着是用大班一年的时间可以提前接触下幼小衔接的知识。从整体来看拼音、识字还算可以,没想到数学这块却进入了卡点——主要体现在数字分解与合成的理解,看着课本会读,也会背,但是实际运用的时候孩子不理解,比如1+1=2,换做()+1=2,括号的数字孩子就不会填了;对于4-1=(),这样的会算,但是4-()=3孩子就很费劲。今天晚上先让孩子自己做,我发现对于这样的题目孩子错误率很高,后来我跟他拿着积木慢慢引导后,略微有点入门。从整体来看,孩子对数据的累积还是不太理解,对数据的减法最后所指的对象有些混乱。实际这个需要在一段时间内慢慢引导他。在做题的时候孩子做对了,内心愉悦了好多,突然冒出来一句“数学也没有那么难”,我及时鼓励“只要洋洋用心、努力,任何问题都阻挡不住你”,孩子临睡觉前说明天放学回来提前把作业做完了。
孰能生巧吧,孩子也是刚刚上幼儿园的年龄,刚刚接触数据概念性还不是很强,就像我现在学习家庭教育,也是觉得道理很对,实际让自己说或者自己去做的时候同样也是很难,没有做到、用到、实践到,就像大家说的知道是没有力量的,相信并努力做到才有力量。接下来我们就要跟踪孔老夫子“学而时习之”,慢慢学习,慢慢地运用,慢慢地体验,我跟孩子互相陪着蜗牛去散步……
优点:
自己:把自己当天能完成的任务及时完成,不拖拉。
老公:1、早上接送老二上幼儿园。
2、今天在家给老二把脏鞋子刷了。
老二:数学不是很熟悉练,但是坚持做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