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陶行知(十五)
五四班刘晓娟

陶行知是毕生崇尚创造,毕生创造不辍的教育家。因此,学习借鉴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实施培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与振兴中华、提高国民素质息息相关。

陶行知通过对不同时期创造教育的研究,赋予“创造”概念丰富的内涵,使其包含了新思想、新观念。他认为,“新观念的成立,是心理创造”。因此我们认为,陶行知的 “创造”概念和现今的“创新”一词是同义语。郑金洲教授认为,创新强调新颖性成分,而“新”总是相对而言的:相对本人来说前所未有的“新”,是“前创造”;相对所属群体他人未有的“新”,是“创造”;相对全社会的独创是“真创造”。陶行知所使用的“创造”概念也包含了这三个层次。

陶行知认为,创造具有普遍性。他在著名的《创造宣言》中用生动具体的事例,逐一驳斥了“环境平凡,不能创造”“年纪太小,不能创造”“生活单调,不能创造”“陷入绝境,不能创造”等桎梏人们思想的错误观点,得出的结论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早在20世纪40年代,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肯定“儿童是有创造力的”,并进一步指出环境的两重性,“发挥或阻碍,加强或削弱,培养或摧残这个创造力的是环境。”他又在《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一文中尖锐地批评“传统教育是吃人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他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他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上只许听老师讲不许问”。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97118
推荐日记
《艺涵宝贝》
《2022.11.17 9星期四 天气晴 8.4 李臣浩》
《亲子日记第299篇~~好习惯👻 》
《繁荣路小学3.8段禹竹&中五段政旭亲子日记第111篇》
《学无止境》
《坚强的3孩妈妈》
《《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15》
《第191篇——正能量传播》
《晚饭(42)》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 刘力宁妈妈亲子日记第912篇》
《每日随笔》
《上学路上》
《哥哥送上学(第246)》
《289.三借芭蕉扇》
《20221116 》
《11.16学习笔记》
《 家委会换届 2022.11.16 星期三 晴 24篇》
《家庭教育指导师基础知识(三)感悟—家校合育的重要性》
《感恩老师》
《爽歪歪的一天》
《第192篇——读书是灵魂的十级美颜》
《2022.11.17 星期四 晴》
《直播课感悟》
《11.16》
《11.15》
《做方知生活百味》
《情绪不高》
《258 11.16 晴》
《趣味运动会有感》
《宝宝认字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