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退役时,考虑到睿超尚小,他姐姐正在读高中,都需要照应的缘故,思忖再三,还是全身心退下来好些。一是为了减轻超妈妈这些年来为家庭的担当与付出。二是放弃转业岗位竞争,少了单位的约束和责任,空闲时间也充裕些,既可全身心的管教孩子,亦能重拾自己对书法的兴趣和爱好,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说起书写,我自小就有所偏好,但当时生活条件受限,在乡村孩子没有正规的练字帖,书包里只有语文数学课本,到三四年级后,有了音乐和地理课本,慢慢地,副课增多,唯独没有书法和练字书。
翻看家里储物间,倒是有爷爷曾用过的几本毛笔楷书拓本。可爷爷在我出生三年前就已过世,只有字帖范本的存留,没有爷爷这个传说中的清末秀才,一辈子以教书育人为业的老师带教,也都闲置了起来。
从军后,有了练字的空闲时间,随想起了小时候看到的那些并不认得的字帖拓本。问及忙于乡村事务的父亲,父亲回复说多年来的清理、搬家,加之保护不当,虫馊鼠咬,已了无踪迹了。
或许是由爷爷这一隔代血脉影响,哥哥、姐姐和我的书写状态都不差,没有因书写减分或被老师批评过。
睿超姐姐高中阶段,因书写工整规范,课堂上屡屡受到老师的表扬,并在老师的鼓励与建议下,也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几年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展赛,获奖入展频频显现。
睿超书写多少受到我和她姐姐的影响,他三岁多看我们用毛笔写字,就跟风跑到桌旁要写字。当然孩子太小,都是随其性情和意愿,没有刻意要求。
记得前年上半年参加潍坊广电少儿书画比赛。四岁多的他还写了一幅作品,被评为优秀奖。
今年上半年参加第二届“小艺阁杯”全国少儿书法大赛,又获得优秀奖奖励。
成绩的背后,有家庭的熏陶,也不乏自己的努力,因每每写作品时,生性好动的他也显现出些许安稳来,这或许就是成人所表现出的参赛状态吧!
近期《当代小学生》杂志刊发小儿书法征稿启示,睿超参赛的时机又摆在了眼前。虽说平常练字不连续,但让参赛写作品时往往劲头十足,一幅百十余字的毛笔书作,用两个小时左右即可完成,往往中间也顾不上休息下,用一气呵成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
这次硬笔和毛笔都是一次性完成的,分别用时三十五分钟和八十分钟,虽说书写显得较稚嫩些,但整体气息统一。若说不妥处,当然是结字和运笔上还得狠下功夫,只有童趣和气息是远远不够的,毕竟还小,成长的空间大,进步的空间依然很大。
希望他能以此次参赛为进步契机,把书写技能尽快提升上来,这才是大家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