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3 晴 星期三
今晚,我们如约汇聚在武校的直播课堂。在这里,武校从发展心理学,谈到了发展心理的对象、特征、内容、动因,重点谈到了人心理发展的两大规律:
一、皮亚杰——以认知结构的特点为标准: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
二、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说
婴儿前期(0-2岁):信任对怀疑——希望品质
婴儿后期(2-4岁):自主对羞耻——意志品质
幼儿期(4-7岁):主动对内疚——目标品质
童年期(7-12岁):勤奋对自卑——能力品质
青少年期(12-18岁):同一对混乱——诚实品质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爱的品质
成年中期(25-50岁):繁衍对停滞——关心品质
成年后期(50岁以后):完善对失望——智慧品质
作为教师,在小学阶段开展教学工作时,就要结合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的规律,在小学的低段,多联系身边的具体事物,培养具体事物与符号的联系。在小学的高段,重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学习中,要求学生不断提出假设、不断演绎、不断推理。
作为家长,教育中,除了要掌握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之外,更要了解埃里克森的八阶段说。这可以说是人完整的一生。婴儿前期,父母尤其是母亲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这样孩子眼中的世界是美好的。婴儿后期,当孩子自主去探索身边的世界,父母要给予鼓励,让孩子认为我可以独立完成这件事。幼儿期,激发孩子主动参与活动或游戏,在活动与游戏中成长。童年期,孩子要勤奋,以学习为主,从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多种能力。青少年期,父母要帮助孩子做好本我与超我的协调统一,努力做真实的自己。成年早期,孩子找到了亲密的伴侣,建立爱的家庭。父母要与孩子渐行渐远。成年中期,我们每个人除了要完成生物繁衍,还要做到学识的积淀。当到了成年后期,我们还能够不断地学习、不断完善自己,那这一生将是智慧的一生。我们不会因虚度光阴而后悔,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愧疚!
真正给予孩子的教育就是要顺应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还要把握儿童各年龄阶段发展的关键期:0-4个月——视觉发展的关键期;2个月-3岁——情绪发展的关键期;3-6岁——口头言语开始学习的关键期;3-6岁——人格发展的关键期;4-5岁——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0-5岁——智力发展的关键期;7-12岁——品质养成的关键期。
如果家长把孩子的关键期把握好,对孩子的一生教育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家长能不断激发孩子成长的内驱力,对孩子的教育便成功了一半。
幸运的是通过学习,我了解了自己,也了解了孩子,在接下来约的日子里,我做好家长的同时,给予孩子真正的教育。我们共同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