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怎样满足孩子的需求
家长迷茫该不该满足孩子需求
改变认知:孩子和父母对于满足认定范围不同
我们以为的富足是物质条件需求
往往忽略了精神需求不被满足才是这个时代的共同痛
先满足低层次的需求,再满足高层次需求
以前的人几乎不会思考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考好大学
活着就是为了和周围人一样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
我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就是因为家长的需求也没有被很好的需求
我们给不了孩子更多的心里需求
满足孩子的需求
第一,量力而行的满足物质需求
第二,基本物质需求要及时满足
日常饮食玩乐及时满足(想要个玩具、棒棒糖)
第三,超出预期需求要延迟满足
比如家里有的,出门还要买不满足,别人有的必须要有,区分再满足(如果超限额:可以把愿清列在愿望清单里)
如果孩子过阵子忘了,那说明需求不是特别想满足,如果念念不忘,就跟孩子商量着买
第四,对孩子合理要求,
第五,满足精神需求
我的感受X,因为你做了Y,所以请你做Z
如孩子说我很伤心(在表达感受):X
因为爸爸不理我:Y,我想要爸爸和我玩:Z
提出孩子的需求,表达感受和需求
爱的最高形式是彼此都可以满足,共同享受在一起的生活
儿子比较节约,每次给他零花钱都说不要,家里有吃有穿的。而闺女喜欢买这买那,家里的芭比娃娃多的数不清,双十一过生日时还想要个芭比娃娃,可见她是多么的钟爱芭比,我跟女儿讲道理,咱长大了不能一直玩芭比娃娃,礼物我可以给你买,咱换个别的,孩子最后选了一个可爱的收纳箱。女儿见同学有的,我也想买个,我会说等你下次考到90分以上以资鼓励给你买一个,她的英语一直在班上排前,所以轻而易举的得到了想买的小东西,哥哥说妈妈学习是她自己的事情,不可以给他买,我鼓励她上进,所以她的芭比娃娃越来越多。延迟满足一直用在女儿身上挺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