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4日 星期六 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今天晚上由班主任孙老师独挑大梁,诠释了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进入直播间看到的是大家的互动,大家都很活跃,被这群积极的人所感染。相信在这个大家庭中,不自信的人能变的自信。不爱学习的人也会爱学习。不喜欢说话的人也会被感染,会说上两句。闺女和儿子都在问?妈,你什么时候也在上面讲上两句。我就说快乐。气氛是会传染的。
孙老师抛砖引玉,提出你认为优秀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来进行互动,思考。学习好、善良的、听话的、坚强、自律、上进、真诚。绝大多数的父母还是认为,学习好的孩子是优秀的孩子。通过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师后,会改变这个认知,希望孩子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目标、有追求的孩子。孙老师又提出,我们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对待的?每一个家庭,都没有随便给孩子起名字。都是有经历的,或者是查过字典,或者是绞尽脑汁的翻阅过书籍。都是具有一定寓意的。都是希望孩子将来是善良的,美丽的,优秀的。我家的孩子都是找人根据生辰八字起的。记得老大的花了300元,老二的也花了300元。那段时间抱着电脑、字典、评分软件。经过大半个月的选择,终于在落户之前定下来了。现在孩子还是觉得她的名字没有那么好听,想改改!哈哈
孙老师又抛出一个问题让我们思考:培养一个优秀孩子的过程是快的还是慢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孩子是一个慢过程。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却不停的在催促他,让孩子们快一些。快一些起床;快一些吃饭,快一些做作业。揠苗助长、来日方长。我们应该要慢养孩子,就如同养花,要静待花开。慢养孩子不是时间上的慢,不要从思想上、行动上要慢。平常说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终点难以预估。不是短跑,起跑线起跑很重要。但人生确实一场马拉松,路途遥远。起跑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毅力,有恒心,能坚持。你可以慢慢的跑,谁能跑到终点谁就是获胜者。有太多急于求成的人,在半路掉队。通往成功的路,很多很多。孩子有自己成长的规律。就如同庄稼,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规律。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好父母都是学出来的。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你慢慢来,有妈妈、爸爸陪着你。为什么到了小学一年级,就变了,变成催促孩子,变成打骂孩子,恨铁不成钢了呢?归根结底还是攀比心。比别人家的孩子,比分数。我们没有耐心、毅力对待孩子,导致孩子也认为自己不行,找不到存在感、成就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什么也提不起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交际面的变广开始叛逆。
家长全心全意的爱孩子得到的为什么会是仇恨。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孩子是家长折射出来的。当律师需要考律师证,当老师有教师资格证。可做父母,我们没有参加培训,往往都是把所有的爱倾注到孩子身上。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不理想的。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背后都会有一个问题父母,甚至是一个问题家庭,或者是问题家族。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没有耐心、不会倾听沟通,没有同理心,攀比心太重,造成了问题孩子的产生。我们在去向往别人家孩子的时候,孩子也在向往别人家的父母。用宽容心、耐心和爱去对待自己的孩子。牵着蜗牛慢慢的走,欣赏沿途的风景。
如果我们把学习好当成评判一个孩子,是否成功的标准;就跟孩子把是否有钱作为评判我们是否是个好父母的标准一样,。看到别人成功,不要着急。看到别人的孩子优秀也不要慌,每个人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的走吧,爬得高得快的人不一定幸福,但细水长流的人生却一定很温暖。
听了孙老师的分享,对心灵是一种触动。她的菲如此优秀,是孙老师挂在嘴边夸出来了。她的菲在旁边倒水,做个安稳的小助理是孙老师教导出来的。孩子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带大的。幼儿时期的陪伴,让他与我们产生了依恋关系。无论你多么忙,多么累都要温柔的对待孩子。可以让孩子帮你干点力所能及的活,既能分担你的工作,也能让他学会一些简单家务。与孩子一起做游戏,一起阅读。了解他的内心世界,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关注什么,他喜欢什么。当他做错的时候,要及时纠正,及时提醒。孩子是机灵古怪的。他每天都在试探我们的底线。试探他是不是可以多看一会手机,是不会可以不做作业,是不是可以不停妈妈的话。我们要用一颗宽容心、耐心和爱去对待我们的孩子。他虽然走的很慢,成长的也很慢。但我们可以慢慢的陪着他,和他一起成长。这正是最好的时光。等催着他们长大了,我们也就变老了,当与他们分离了,我们就没有那么多力气去看外面的风景了。做好当下的每一天,不为失去的昨天而后悔。
今天看了35*3=105分钟的镜子。看的过程中处处是震撼。里面的很多内容与武校和今天孙老师讲的内容是一致的。父母的爱怎么变成了枷锁,家怎么变成了牢房。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怎么会差到如此的地步。真是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会有问题的父母和问题的家庭。如何让爱不再变成伤害。需要去学习一下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父母。你有多久没有叫我妈妈了。当你叫我妈妈的时候,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我在想,我家老大多久没叫我妈妈了,多久没叫爸爸了。前几天孩子突然在妈妈,妈妈的叫,她说要感受一下,已经很久没叫妈妈了。视频中孩子一声声的放开我,放开我,纠的心疼,很什么原因,多少恩怨的积累,才走到了今天。被人强行带走。父母的挫败感,父母的无助感。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是因为父母不懂得去爱,错误的爱,把孩子推向了深渊。孩子是我们家庭中的一面镜子。张钊,泽清、家明等孩子,通过81天的训练营,最后又改变了多少?结局是不容乐观了。爱不是控制。父母把人物化了,把孩子当成了私有物品,强加于孩子太多。让他们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自我。他们想反抗,想证明才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不能等发生了采取治愈,永远都不会根除。所以应该趁着现在,趁着还没有酿成大错。去把问题找出来,彻底改变自己,改变家庭,改变与孩子相处的模式与状态。慢慢的爱,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同理心、多一些倾听和沟通。每个人的成长,最重要在于自己,我们只能做陪伴者和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