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9 星期一 晴(1844)
昨天晚上,由武校连麦情绪整理师、家庭教育咨询指导师李琳廷老师,给大家讲了“快速提分的五个心理福祉”这堂课。心理福祉就是心理营养。李老师以《银河系补习班》这部电影,给大家展开精彩的讲解,武校结合李老师的课程,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做到融会贯通。李老师的五大福祉与武校的四大铁律,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大福祉是:1.坚定地相信孩子(相信就会看到);2.激发孩子的兴趣、梦想;3.榜样的力量(身教重于言传);4.无条件的爱(关系重于教育);5.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长重于成绩)。
我们要做一个智慧的父母,给孩子的足够的心理营养,孩子的心理感觉良好,他的幸福程度就高。孩子是来渡化父母的,我们要感恩孩子。我们每天都在催眠孩子,孩子优秀与否,就看我们用的是正催眠还是负催眠。正向的暗示能增强孩子的的意志力,使其积极向上;负向的暗示能消磨孩子的意志力,使其自卑消沉。
倒数第一的孩子其实也最想考正数第一,这就看我们能不能坚定的相信孩子,给他正确的引导。我们要多说对孩子有利的话:“也许大家都认为你是笨蛋,缺根弦,但爸爸不相信!”做到发自内心的相信孩子,给孩子浇灌相信的种子,满足孩子的认可欲求,及时地反馈他,让孩子有成就感。穿越孩子表面的东西,了解他行为背后的原因。多鼓励、表扬孩子,少指责、打骂孩子,不忽视孩子。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没有箭靶子,那我们每天拉弓就没有意义。每个人都要怀揣梦想,有生活的目标和方向。兴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小学一年级,除了给孩子养成好习惯外,还要激发、保护孩子的兴趣。孩子们的成长原则是趋利避害,所以我们要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顺应其发展,不做超前教育。我们要支持孩子问为什么?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孩子先有动力,再去尝试,在积攒能力。每个人都需要一张脸,我们都是在不断地学习、犯错、改错中成长起来的。当我们弯下腰来给孩子说自己不懂时,孩子反而会原谅父母,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查资料,解决他的问题。我们要对孩子有一个正确的心理定位,“我的天才儿子,你的建议真好!”
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我们一定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身教重于言传,嘴说千遍不如做一遍给孩子看。语言需要加工,行为可以复制。行为艺术远远超过语言艺术。我们不要说一套做一套,要知行合一。有效沟通是双方有来有回的平等交流,说就是单方面的训斥孩子,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面对困难,告诉孩子,“我永远不会放弃的!”
我们要无条件的爱孩子,接纳他的不完美。有条件的爱是要求,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他做得正确与否,父母都是爱他的。让孩子有归属感,安全感。爱胜于一切,只有我们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我们的孩子就不会差到哪里。爱和分离是家庭永恒的主题,我们爱孩子的目的就是让他由自然人走向社会人。教育孩子,我们要做到和善而坚定,严慈相济、张弛有度。
我们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言行举止要滋养到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感受孩子的感受,给孩子美好的感觉。不指挥、控制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但我们的心里都有一个没有长大的小孩,为了防患于未然,让孩子“是龙也得盘着,是虎也得卧着。”什么事也不让孩子做主,并乐此不疲地、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们,其实这会让孩子感到压迫和无奈。我们控制孩子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安全感,是自私的,这样的爱,会让孩子无法喘息,让孩子不能成为他自己。结果让他们长成了什么也不会的巨婴。 想让一颗树茁壮成长,就要在它的根部浇水、施肥。要想让一个孩子茁壮成长,就要让他经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遵循他的成长规律。教育不能急于求成,需要静待花开。教育孩子需要七分等三分教。我们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他学会自己掌控自己的能力,告诉孩子:“永远不要认输,永远不要停止思考!”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孩子有坚定的信念:不达目标不放弃!”让他有心理上的自愈能力。
教育并不是为了赢了孩子,而是为了赢得孩子!赢了孩子是个双输的局面,而赢得孩子是个双赢的局面。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只有赢得了孩子,才能和孩子搞好关系,孩子才会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