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022.12.16 星期五 334
科信小学高宇轩妈妈+第一初中高临妈妈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对自己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 / 爸爸,我能玩一下手机吗?”

手机是把双刃剑,如何教孩子合理利用手机是现在父母非常关注的话题。

图片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应该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1-3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

幼儿的视网膜要到12岁才能发育完善,在此之前都应该尽量少接触手机类电子产品。

两三岁接触电子产品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岁发生注意力障碍(比如多动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建议父母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要多与孩子互动、主动更新孩子的玩具。父母手机中不要下载任何游戏,以防孩子因游戏上瘾而索要手机玩。如果孩子对手机好奇,可向孩子示范打电话、发语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对手机用途的正确认知。

3-6岁:尽量不让孩子接触手机游戏

不少父母为了图一时清净,偶尔会把孩子丢给手机游戏“照看”。但3-6岁的孩子还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触游戏,极易上瘾。

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手机,如让孩子明白手机可拨打电话、可与人聊天、视频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远离手机游戏。

建议父母家人的手机去娱乐化,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机,除了翻翻相册、拍拍照,也不会觉得有趣,自然不会一直缠着父母要手机玩。积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多与孩子共读儿童绘本。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多带孩子外出体验大自然,鼓励孩子多结交朋友。

7-12岁:针对手机问题不宜强势打压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入了心理叛逆期的第二阶段,即儿童叛逆期。

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会变得固执又脾气暴躁,有时讲起来道理来,怼得爸妈都无语。

面对孩子沉迷手机,很多父母一是用父母身份强压,二是用亲子关系威胁。这两种方法弊大于利。长此以往,不仅会严重破坏亲子关系,还会加重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和沉迷。

建议家长与孩子协商规定玩手机的时长、次数,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

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目标是“孩子停止玩手机游戏”,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机游戏”。允许孩子出现顶嘴、哭闹等不满情绪。

家长要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场,如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先完成作业再玩手机,不要说“现在立刻去做作业”,而是说“我知道这个游戏很好玩,但你必须先完成作业。我看着你玩儿完这一局,然后你就去做作业,可以吗?”

图片

12-18岁:适当干预,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前奏,思想认知水平较高,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父母应坚持适当干预、合理利用。直接没收或生气吼骂、甚至是暴打一顿,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手机就像一把双刃剑,能伤害孩子,但也能帮助孩子,关键在于如何使用。

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给予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很多青少年沉迷手机,是因为对性的好奇,父母可试探询问并委婉教育。如通过微信、扣扣或邮件的方式,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性知识等。有了沟通和信任后,可以与孩子一起协商制定玩手机的规则,如是否可以带去学校玩、什么时候可以玩手机、一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超时会有怎样的惩罚等。

正确看待孩子使用手机,引导孩子合理利用手机的正面效应,如手机上阅读电子书籍更方便、手机搜索学习信息等。

图片

图片

家长分享三点经验

可能看了这么多,真正做起来很多家长还是很头疼,如何在父母亲自陪伴孩子和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之间找个平衡点呢?

来看一位家长分享的三点经验。

规定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之前有父母问,孩子玩手机时间已经很久了,不让他玩就大哭大闹的,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也好解决,一来规定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二来可以提前提醒他一下还剩多少时间,让他说话要算话。

我们家平常不让孩子看电视,但会让他玩一下平板电脑,每次只能玩10分钟,一天最多不超过两次,每次还剩个两三分钟的时候,我就会提醒下他,告诉他还有多长时间,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吸引力是很大的,10分钟一下子就过去了,所以提前提醒下孩子,让他有个时间准备结束,对于孩子来说比较容易接受。

当然,这个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也不必规定的那么死,有的节目时间长一点,二三十分钟,看看也无妨,但每天总共的时长最好不超过1个小时。

只要一直保持这种规则,孩子就会逐渐习惯的,这对培养孩子的自控力也是有好处的,毕竟孩子都没什么自制力,还是需要父母通过在生活中帮孩子遵守规则。

通过电子产品学习

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可以教孩子了解到电子产品的优点,让孩子通过电子产品学习到新的知识。

例如手机的地图功能,有一次,在晚高峰时间我要带孩子赶着去较远的地方听演奏会,于是我就告诉他用百度地图查询出行方式。

我们俩是搭地铁出行的,在路上每到一站,我都给他看一下地图上我们的实时位置,出了地铁再跟着导航往前走,这样一下子就让孩子把电子产品里的信息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

除了地图导航功能,还可以让孩子学着拍照、录像、天气预报、微信语音信息等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实用性功能。

再者父母可以帮孩子挑选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节目,比如动物世界,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并且时不时问一下孩子,这是什么动物,那是什么,解释给孩子听。

在平常的时候看些相关的绘本,带孩子去动物园,那么孩子从不同渠道接受的信息就全部结合起来了。

找到能替代电子产品的活动

有的妈妈说,孩子不看电视不玩手机就觉得无聊,不知道干什么好。

所以说,除了使用电子产品以外,让孩子培养点兴趣爱好,安排丰富的娱乐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学画画、学下棋等等,每天都需要练习,也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或者带孩子爬山、游泳,让孩子全身心都锻炼了;还有亲子阅读、亲子游戏,这些都是能够帮孩子综合发展的有益的活动。

优秀的父母,是会带着孩子玩的父母。

带孩子散步、旅行、博览群书,孩子会在自然中观察虫居、鸟鸣、草露,感知山、海、云、雾之美,在书中拓展眼界和胸怀。

从小被自然灌溉、被人文浸润、被书香熏染的孩子,兴趣自在天外,心中自有大世界,又怎会沉溺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中?

与其说教育拼的是父母的财力和孩子的灵气,不如说拼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凝聚力。

好的父母用心关爱孩子、倾听孩子、指引孩子,而不是扔给孩子一部手机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871455
推荐日记
《伴悦读语文素养核心读本,第47页。》
《宅家》
《春节》
《焦点团队32期敏坚持分享第495天:1.26》
《阅读笔记分享》
《2022.1.26 正月初四 过年旧事》
《2022.12.17 星期六 335 人在低谷的活法》
《分担家务》
《我和孩子共成长亲子日记第l62篇六一孟思颖妈妈一四李孟渲妈妈》
《陵城区第八中学七年级三班杨铭芯,阅读打卡第十七章,阅读书目《骆驼祥子》。2023.1.26》
《阅读笔记分享》
《财运第322篇》
《感悟棉的真谛》
《《为什么要讲卫生》》
《2022.12.22 星期四 340 好的家庭教育浓缩为6句话》
《岁岁年年,祝你平安》
《1.25.366天》
《亲子日记 143》
《喜阅寒假 万家共读打卡第4天。》
《西关小学一年级四班邱传皓》
《2022.12.15 星期四 333》
《2022.12.21 星期三 339 孩子的这3个底线,父母千万别触碰》
《亲子日记(66) 2023.01.25 (正月初四) 周三 晴》
《 阅读《儒林外史》打卡第十七天》
《阅读打卡》
《亲子日记第421篇~超然影像摄影》
《驱车两小时探家,只为一份亲情》
《亲子日记(133)包水饺 》
《打卡》
《阅读达人陵城区开发区实验学校八年级二班乔金秀《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打卡第十六天:在战局紧张的时刻,佩特留拉军官们强抓一些厌战男丁入伍的做法,展现了他们 病急乱投医 的可笑战略。》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