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四,暖暖的爸爸妈妈去看电影,暖暖留在姥姥家。
午饭后,我铺好被子,让她睡觉。她躺了片刻,就央求说“我不困,真的不想睡觉,我们下去玩游戏吧”。无奈,同意了。
她把一块方巾,放在客厅地上,又找了一个带有很多坠饰的玩具手链,充当铃铛,纸板上放了几块糖片,三种物品构成了一个游戏场景。她解释说,如果“鬼”来了,铃铛就会响,我们就知道了。然后,让我和她一起蹲在茶几后面,不准出声,她一会去看看铃铛,一会又悄声地藏起来。
她自言自语道“如果鬼来了,就会留下痕迹”。接着问“姥姥,什么是痕迹?是不是人走过后,留下的脚印就是痕迹?”我告诉她:事物经过后,会留下一些印记,这些印记就叫痕迹,随手指着旁边的植物说,如果你把这片叶子摘了,枝条上就留有了痕迹。所以,痕迹不只是指脚印。接着又举了几个例子,她似乎懂了。
她快速从玩具箱里,找了一个红色图案的圆形喜糖小盒子盖,挡在左眼上,煞有其事地说“我戴上了巡视镜,如果鬼来了,就会有痕迹”。然后,跑到沙发边,装作很仔细地看了看说“这里没有痕迹”,跑到厨房,对着洗碗池看了看说“这里也没有痕迹……”。
过年期间,可能听大人提到“鬼”这个词,她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就“独创”了这个游戏。
简单的游戏,玩得非常投入,开心。在玩的过程中,她不断地想象,思考,表达。还主动学习了“痕迹”一词,并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我以为她不知道爸爸妈妈去电影院了,想看看她的反应,就特意问“爸爸妈妈干什么去了”,她说“看电影去了,没有意思。上次我去,都吓哭了”。
幼稚的孩子,很好糊弄。不知道多年以后,看到这篇日志,她会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