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6日 星期四 晴
亲子日记第(1854)天
六年级九班李可心妈妈
春天是充满奇迹的季节。忘记去年什么时候网购的一棵叫子宝的多肉小植物了,好像当时用了个两三块钱的券,只支付了三毛钱买到的,大概一个手指肚大小的小东西,非常的可爱!放在屋里暖和的地方,干了就浇水,别的没有做过什么,(我这人非常喜欢花,但是没有养花的好技术,也就是生命力强的能够养下来。)但是一段时间下来,这棵小小的多肉长大了很多,还分生了几棵丁点的小多肉![强]让人不得不赞叹生命的神奇,也要赞叹坚持的力量,小小的她不急不躁,每天坚持着努力成长,现在她是分生出了更小的子宝,在不远的未来,也许她就能长成很大,分生出更多的子宝,并且抽絮开花![加油]
这两天儿子在家,我也有空就不出门,一会喊他喝水,一会让他吃水果,生病的小孩都享受被照顾的感觉,不过这个长大点的稍微有些不同,他不会主动去喝水吃水果,所以他发烧后就显得我要干很多事[捂脸]咱们照顾孩子从不嫌累,可是孩子不一样,他会说生病都不能好好生,总是被打扰被催促!哈哈,嘴里一套,表情却是另一套,明显能够看出来他很享受这样被照顾着,难得看到他孩子气的一面,耐心照顾几天让他赶紧好起来,也好回校参加模拟考试啊。[合十]
老师是一份挺辛苦的职业,只说教课的话貌似不难,但是班里四五十个孩子,每个孩子的接收能力不同,那么同样的教课每个孩子也会收到各自不同的分量,再想让大多数孩子都学会这节课,才是难点,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为需要让更多孩子学会,老师可能还要想方设法的提留着孩子往前走!这时候可能又有部分家长参与其中了……家长也是各有不同啊,所以说老师们很辛苦的哈,班主任老师还要更辛苦一点!这次线上学习结果测试结束后,班主任张老师就分批次邀约部分家长见面,每次见面都是家校沟通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老师的时间很宝贵的,看着老师安排的一次次沟通,都会由衷的感恩老师的不辞辛苦!他们是除了父母之外,最盼着孩子学的更好的人了!感恩每一位老师的辛苦付出,感恩他们的悉心教导,感恩[合十]
睡前思考,管好手,不指点别人
莫言成名后,曾有不少读者请求他写一篇文章,专门分享读书方法。
莫言就在散文《杂谈读书》里,做了两点回应:
第一,读书就如穿衣吃饭,各有各的方法,我的指导说不定会影响你们阅读。
第二,我的女儿正读初中,我从不去指点她的功课,因为时代变化,我的老方法说不定不适合她。
在莫言看来,无论是经验过时,还是人各有异,都不应去轻易指点他人。
其实做人也是如此,用自己的经验,去指导别人的人生,很可能会将对方引入歧途。
因为别人的幸福,你未必懂得;他人的苦衷,你也未必全知。
董宇辉就曾在直播间里,自责道:
我现在和我弟尽量少联系,只要不联系,他应该就不会反应过来,他现在生活的困难都是我一手造成的。
原本弟弟此前在老家有一份工作,比较轻松,但赚得不多。
董宇辉得知后,凭着自己的经验,就建议弟弟辞去工作,去一线城市历练一番。
弟弟听从建议,先后在上海、深圳待了两年。
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需要经常加班熬到半夜,他整个人日渐消瘦。
此前过于安稳的他又欠缺工作能力,以至于拿到的薪水十分微薄。
到最后甚至都要交不起房租,养活不了自己,无奈只能又灰溜溜回到老家。
直播时,董宇辉懊悔道:
这件事我做错了,我再也不给人建议了,因为我们偏颇、片面、狭隘的思想不足以指导别人的人生。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人看到别人的处境,就会不自觉地以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去为别人规划未来、指点江山。
尽管是真心“为你好”,但也忽略了对方愿不愿意、需不需要、适不适合,结果酿成大错。
作家陈忠实就曾出于“好心”指点了别人,结果却让自己悔之不及。
多年以前,他收到一封来自农村的信。
寄信人附了一篇自己的文章,想问问自己是否能走上文学之路。
陈忠实看完,觉得文章平淡,但还是鼓励他“你的文章不错”,要继续写作。
年轻人自觉受到了鼓舞,就放弃农耕,全心投入写作。
结果却一生默默无名,穷困潦倒。
陈忠实也没想到,自己随意的一次指点,竟然害了别人一生。
汪曾祺曾在《四方食事》中说:
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
这世上没有哪个人能全知全能,每个人都存在认知有限。
即便是同样的人生剧本,也未必适合不同的两个人。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片面的想法,把别人的人生指错了方向。
收起那只指点别人的手,少一点干涉,多一点理解。
于己,这是涵养;于人,这是慈悲。
日记末尾跟孩子们说一句“妈妈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