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17 晴
今天去接小宝放学,小宝没想到会是妈妈来接自己放学,一看到妈妈,兴奋的冲进我怀里,别提多开心了,走着走着有个小女生大声喊闺女的名字,闺女摆了摆手朝她问好,还向我介绍这个打招呼的是她好朋友,她们经常一起玩,一会我们出去买东西经过超市,又有一个大老远就喊闺女名字的,走上前闺女笑了笑,但是感觉明显不如之前那个同学热情,我就试探着问闺女,为什么不跟这个小朋友打招呼呀?你看人家多热情呀?小宝撅着小嘴“他又不是我的好朋友,我不喜欢他,”,这小妮子还有小性子呢!还挑起朋友来了,我叫住她“小宝,在幼儿园里都是一起上学的好朋友,都要友好相处奥,虽然每个小朋友性格不一样,脾气不一样,不过就像今天这种情况,人家主动和你热情的打招呼,你是不是要回应一下,这样才会有礼貌呀!”小宝“妈妈,我知道了”,这凑巧的是我们停在健身区域那玩又看到之前和闺女打招呼的那个小朋友了,结果出乎意料,小宝主动上前叫了小朋友的名字,呵呵这个年龄的娃们只是天真无邪,大概也没什么自己认为的绝对的喜欢和不喜欢吧!
学习分享:
社交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1、管控情绪
想要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自然得要先学会认识情绪,以及控制情绪开始。只有让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为何不高兴或者难过,才能表达出来。清楚的认识情绪之后,孩子才能知道如何管理这些不好的情绪。日常交往中,具备管控情绪的能力,孩子才能更好的融入到集体中。

2、共情能力
所谓的共情,就是让孩子具备理解他人情绪和感受的能力。与人交往时,懂得识别他人的情绪,并且理解,真的会为人际交往加分不少。可能有不少家长还不懂共情能力,说简单点,就是懂得“看脸色”行事。与人相处中,难免会遇到对方情绪低落的时候,因此学会共情很重要。
3、表达能力
既然是与人接触,自然避免不了需要相互沟通和表达。若是孩子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相信他在人群中也会闪烁光芒。表达能力分为两部分:一个是语言能力,另一个则是肢体表达,不管用哪种方式,只要孩子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完整的表述出来就好。

4、应变能力
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是社交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只有在不同环境中,懂得应变和调整自己的孩子,他们才能更受欢迎。身处不同的环境,自然会接触不同的人,有同龄小朋友,自然也会有很多不同性格的长辈。孩子只有不断的适应环境,才能跟不同的人熟悉。

看来,社交能力远比家长想的要复杂很多。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人缘,家长就要着重的培养他管控情绪,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其实很简单,只要做好三个方面,就能让孩子成为社交小能手
1)了解情况
先要了解孩子社交能力不强的原因,要知道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相同,他们有些开朗,有些内向。所以想让孩子变得勇敢,善于跟人打交道,自然得先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孩子不合群都是有原因的,或许是性格内向,亦或许是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太少,导致孩子内心强烈的缺乏安全感。所以,要先给孩子安全感,让他感受到更多的关爱,才会慢慢打开自己的内心。

2)多参加社交活动
不管多忙,都要多带孩子出门,给他们提供可以社交的条件,尽量选择人多的地方,以儿童乐园为主。建议要先让孩子跟同龄小朋友接触,因为孩子的世界相对简单一些,只要喜欢,就能快速的融入进去。在社交活动中,孩子也能感受到不一样的快乐,那是父母陪伴无法给予的乐趣。

3)多做亲子游戏
孩子不懂与人交往,那么父母就要想办法教会他们,通过亲子游戏或者是绘本,让孩子知道如何打开心扉,跟别人有好的相处。亲子游戏时,家长可以占领主导地位,设计一些游戏场景,让孩子全程参与进来。场景自然是跟人际关系有关,比如说偶遇小朋友怎么办?或者与其他人争抢玩具怎么办?
提前帮助孩子做个预设,让他提前演戏,这样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孩子变能轻松上手。

总结
与人交往,还有很多恶习是需要杜绝的。因此家长要明确要求孩子,欺负人和说脏话的行为一定要避免。为孩子设置一些交友的底线,让他们学会尊重,慢慢的就能变成别人眼中的“善良”“友爱”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