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教学的勇气》第一章读后感
韩梦超

每天周而复始重复的工作,早已让教师忘记了最初的教学理想,冷却了教学的热情。面对教师这种心灵的迷失,帕克。帕尔默在他的《教学勇气》一书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生物学、心理学、甚至物理学、化学、宗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的很多观点都给我震撼的感觉,加之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对教师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让我更加愿意用心去聆听,去体会。帕尔默认为教学的困惑主要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自我认同的分离,而当分离产生后,面对源自内心的恐惧,教师只能在面具后隐藏,与内心隔离、与学生隔离、与学科隔离、与同伴隔离。

此刻,教师深感疏离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离”。所以,帕尔默呼唤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坦然面对恐惧,积极重建联系,在“共同体”中实现真正的教学,也重新找到自我的价值和教学的勇气。

1、“但是我执著于‘谁’的问题,因为它在探究教育改革问题中显然是少人踏足的小径,一种优秀教学永远需要的重获内心世界资源的小径。真正的改革是如此强烈地需要它。”我是谁?这里我想起古希腊神庙“我是谁”的刻字,太阳神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弗洛伊德说:“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当一个老师如此真实的了解自我是谁时,才会了解他的学生们是谁。

其实,作为教师,我们做好工作的能力源自于对“我们自己是谁”的认识。好的老师,正如作者所说,具有联合的能力,他们能够将自己、所教学科和他们的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基于这样的前提,我懂得: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

2、“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

我们的教学经历了“学科中心说”“教师中心说”,而今已步入“学生中心说”,学生和学习过程比教师和教学过程更重要,教师的角色在促进者、学习同伴和必要的监控机制间转换。而帕尔默认为这几种方式均有启发性和优点,但又未能完全解决问题,要么教师成为权威,要么学生永远不会犯错。他提出应该以“第三事物”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专注这一“伟大事物”,构建复杂互动的真正学习“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没有单方面的教学者,也没有单方面的接受者,更没有单方面的成长者,它就是一个五行相生相克的“相互影响”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里,真正的教学和教师的自我完善也就产生了。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03585
推荐日记
《随手记》
《母亲稳定的情绪,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2.17小奖状》
《2023年2月16号亲子日记第208篇》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老师家长怎么做》
《亲子日记392天》
《谢谢老师的陪伴》
《2023.2.17不爱起床的一天》
《营养早餐(第140篇)》
《【亲子日记】随笔 2023年2月17日天气晴》
《老师表扬了316》
《2023.2.17。 天气晴朗》
《假期结束》
《2023年2月16日 星期四 (2月第4篇)》
《唱歌》
《日记367 2023.2.17 周五 天气晴 》
《《教学勇气》1》
《快乐成长~第131篇》
《早餐》
《2.17》
《最好的礼物》
《《教学勇气》1》
《亲子日记第278篇 荣誉奖状》
《练字(第139篇)》
《亲子日记第1225篇——站着说话不腰疼》
《随记》
《周五》
《亲子教育》
《如何避免孩子出现心里健康问题124篇》
《随记》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