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觉前状态还很不错,非要他爸陪着一起拼乐高,又出去活动了五圈。凌晨两点又一阵肚子不舒服伴发烧,折腾好一会儿退热了才睡,嘴里还不停说着:“我要妈妈,我要妈妈。”用上了进口抗生素,今天会越来越好的。刚才烤电波时非常配合,心里很是安慰。
六点那会小宝和他爸睡得香香不忍打扰,而隔壁三岁小女孩已经开始了她的手机生活。我给小宝量了体温一切正常,之后也拿起手机翻看着金言金语说家教公众号文章。仔细看看、想想反思自己,每篇文章发人深省,好好学习进步自己,更好陪伴孩子成长。
昨天下午也是一阵不舒服发高烧,医生让去查血看结果再换药。抽血不在一个大楼,要从这个楼下去后拐弯穿过一个连接胡同去另一座大楼上四楼。他爸要抱着小宝,小宝就想找妈妈,我就一把抱起孩子和他爸小跑着,一位护士帮我们找了专用电梯,怕孩子路上发热引起其他不适。感恩医护人员们的热心,异地就医让我们备感温暖。隔壁床当地一位济南人,从家里拿了一个插排供大家使用,大老远来济就医真的不易,这份温暖,我们收了。感谢他们真是给泉城人争光。
又一座大楼上扶手电梯时,孩子爸细心地从后面扶着我,给我把脸上的汗擦擦,当时心里一阵温暖和感动。你知我累,我懂你不易,这就是夫妻最好的关系写照吧。更让我温暖感动的是孩子,当我走着走着停下来倒手交叉着抱他时,小宝伸出他的小手给我捶背,发着高烧还能这么细致入微察觉到妈妈的累,他爸夸小宝太暖了。孩子如此懂得感恩,我心足以满足,记得哪里看过一句话,不是回不去,而且已经过去了。现在当下的我们,再累也是甜,再难也会慢慢好起来。一起加油。
昨天我们换了个房间,住的人还少点。隔壁三岁小女孩是平阴的,奶奶姥姥还有爸爸陪床,听说不让妈妈来陪。难道还有不喜欢妈妈的?我觉得不能,估计是有原因吧。昨天小女孩可能也是一阵不舒服,哭闹时两位老人可是急坏了,孩子爸急的走来走去。情理之中老人嘴里骂骂咧咧,后来没想到的事发生了,小女孩的奶奶用方言竟然说了一句:“好孩子,你别哭了,要不你扇我几个耳瓜子吧。”听后我很震惊,怎么能如此跟孩子沟通呢?昨天他们跟孩子妈视频,听语气是手术时来过,孩子不找她就回家挣钱了。今天孩子术后第四天爸也回家,哄孩子说没钱治病了,爸爸回家拿钱去。两位老人在这照看孩子,很难想象今天孩子会有什么折腾人的事发生。早上孩子想吃糖哭闹,我教给她们一个我们之前用过的方法,孩子也很配合。老人想拉一下输液的挂钩不会整,孩子爸教给老人怎么使用。能帮的就帮帮,两个老人照顾术后五天的孩子真是不容易。
纵有千万种理由,孩子妈妈把照看生病孩子这么大的包袱扔给了两位老人,我感觉不该这样。孩子一点不舒服自己都着急上火,何况隔辈亲的长辈们,他们难道能有更好的方法和孩子沟通?陪孩子度过生病难受的艰难时期?
高尔基说:“爱孩子,那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而真正教育他们则是一件大事。”
我庆幸自己没有让婆婆来陪床,因为我知道可能会有这样的事发生。就在刚才婆婆打电话来说大宝想看电视,我和大宝通话告诉他可以看电视,让奶奶帮你找找遥控器,时间自己掌控,半小时后让奶奶提醒你,做电视的小主人不做小黄牛。他答应了看完电视陪奶奶出去吃早饭。我懂大宝现在的心情,别看他已经是六周岁的小男生,看似坚强其实内心就是个小奶娃,有时婆婆说大宝的那些所谓的不听话、真气人,我懂婆婆的焦急,我更懂大宝内心的脆弱,所以一有时间我和他爸就耐心用心陪伴,婆婆说的那一点不好一点也没有出现,我知道这是沟通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我安慰婆婆他爸不回去给你们买早餐了,让大宝领着您出去吃点,三两分钟就到餐厅了,我让他爸多睡会,小宝也在睡觉很稳定,让婆婆不用担心。一会让孩子爸回去陪陪大宝,安抚一下明天大宝就要经历他小小人生中的一次历劫了。加油我的大宝小宝。
我的想法很简单,自己的孩子自己管,婆婆照顾好自己身体就是我们做儿女最大的福。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找孩子的小姨,她在这上班有事可以照应一下。再有急事需要帮助,我找孩子姑姑他们,年轻人一起扛过所有的苦和累。她俩是我女姊妹,最亲近的亲人,没有其他。
有什么事兄弟姊妹们一起有商有量,一起齐心协力客服困难,难道这样不好吗?这也充分说明,人啊,不论有多难,不能太自私,国家放开二胎三胎甚至有生育补贴,都不想受累要孩子。有多累?再不好过,以后也会慢慢好过,越来越好。一个有温度有温暖的家,兄弟姊妹好几个,家庭和睦幸福,这样的生活就是最好最有味儿的家庭生活。
就如武校教育碎思第2488期中武校写到:家庭就是一台大型“复印机”,父母正在用自己的姿态“复制”这孩子。
任何一个孩子所呈现出来的“相”,都是父母、家庭“心”的显现,即所谓——相由心生。
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有的是在真爱孩子 ,有的则是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被父母爱着的孩子,浸润在幸福中,精神富足,生命丰满。
被父母害了的孩子,浸泡在痛苦中,精神匮乏,生命干瘪。
♥摘:面对孩子,父母如何控制情绪也是门“艺术”!
作为父母,你有没有被熊孩子逼得想大发雷霆的时候?有没有一不小心把自己的情绪垃圾发泄给孩子的时候?有没有骂完吼完孩子又后悔自责不已的时候?当下社会,生活、工作、婚姻压力繁重,孩子的各种危机情况不断发生,如何游刃有余管控好自己的情绪,随时随地收拾好自己的身心,以最佳状态出现在孩子面前,传递给孩子正能量?
情绪稳定的父母可让孩子受益一生
大人的情绪决定着一个家的温度,也会潜移默化地决定着孩子的性格与未来。父母情绪越稳定,孩子也会拥有好性格。
《积极情绪的力量》中曾说,“我们并不是因为生活圆满、身体健康才感受到积极情绪的,而是由衷的积极情绪创造了圆满与健康的生活。”积极的情绪能帮助孩子成就更好的未来。
作家莫言就有一位在苦难之中一直给予他力量的母亲。
莫言分享过他孩童记忆中的一件事,他曾因饥饿无力,打碎家里唯一的热水壶,因为害怕被打骂,他钻进草垛,一天都没敢出来。但母亲在傍晚时分找到他时,却没有打骂他,只是抚摸着他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不通过打骂传递情绪的母亲,让莫言在艰难岁月中,少了许多忧郁,多了几分怜悯与共情。
莫言也说过,母亲是自己文学记忆的起点:忍受着饥饿与疾病的母亲,哼着小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
“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
莫言的母亲坚强且乐观,教会从小被歧视、被迫辍学的他为人处世的态度和面对生活的勇气。而他则用这样的态度与勇气,将迷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以及当代社会现实相融合,成为了中国文坛上问鼎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情绪管理是父母的必修课
每人都会有高兴、愤怒、悲伤、欢乐、惊愕、恐惧、嫉妒等情绪。有所不同的是每个人对于情绪的表达方式都不同,有的可以控制情绪,有的则被情绪控制。
生活中常常会有如下情形:与孩子两句话不和就大声嚷嚷;工作压力、身体疲惫对孩子没好气;孩子脾气大缺乏应对方法;夫妻教育孩子意见不一致,相互指责抱怨……
很多父母恐怕对自己的情绪也不太清楚,比如常常有父母看到小孩跌倒了,心里明明是担心,当场反应却是生气,去骂小孩说:“你为什么不好好走?”这种状况很明显就是父母的情感表达不当,以不当的愤怒情绪解决父母自己的担心和焦虑,长期看是很不健康的。
情绪是为人父母特别重要的一课,也是父母终身学习、不断修炼的重要内容。做好情绪管理既有益家庭和谐,又促进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