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晴
日常生活中孩子有时候总是爱哭闹,发脾气,家里亲戚都说这是被惯坏了,可我们平时也没觉得惯他呀?”
其实,孩子是不是被惯坏了,不能如此简单粗暴的从“是否爱哭闹发脾气”这一个角度来判断。
有些孩子比较高敏感,情绪容易受激,没被娇惯也依然爱哭闹;有些孩子总是无原则被满足,被所有人围着转,并没有什么哭闹的机会,但其实已经被惯坏了。
所以,有必要对孩子爱哭闹的表现做一个区分,这到底是孩子天生性格气质的底色,还是后天被娇惯的结果。这里大概总结出以下四个区分点:
是愿意自己独立做事,而不是喜欢依赖大人替他做。
高敏感孩子的特点,非常的细心有条理,也非常的龟毛,别人给他做的他都不满意,非要自己做。
而被宠坏的孩子,明明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却非要让父母代劳,明明自己能吃饭却非要喂,遇事不想自己解决,总喊妈妈帮忙,家里人不伺候他就会使用各种手段:撒娇、发脾气、撒泼打滚……
总而言之,不但不想独立,而且非常依赖父母。
哭闹可以自行平复下来,而不是必须达到目的才能停止。
生活中,有些孩子的哭并不是真的有多大情绪,更多是一种控制父母的手段,他知道自己一哭,父母就一定方寸大乱,于是他就可以趁机提出很多过份的要求,非要父母满足他,才会停止哭闹。
如果孩子总是有很多这种“要挟型哭闹”,譬如经常在玩具柜台前就地打滚,经常因为不给看手机大发脾气,那才是被惯坏了。
发泄情绪时有合适的方式,而不是随心所欲不计后果。
惯坏的小孩不会克制自己,在发泄情绪时会毫不控制,会乱砸东西,甚至会用尽全力殴打亲人,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这么做很解气,并且不用承担任何后果。
一两岁打妈妈砸东西可能是不懂事,如果三四岁还有这种行为,那就妥妥的被惯坏了。
会愿意遵守日常秩序,而不是凡事都讲条件。
生活中,孩子每天都免不了必须要做的事情。譬如吃饭不可以下地乱跑,刷牙必须配合,睡觉必须按时按点……这些事情是无论孩子高兴还是不高兴必须要做,没有条件可讲。
就算敏感的孩子,也不耽误他们能够做到这些,虽然在建立秩序的过程中,可能要花费更多的耐心和精力。
惯坏了的孩子并不会认为那些事情是自己应该做的,会各种讲条件。如果孩子日常很熟练“你再给我读三本书我才睡觉”,“你给我吃糖我才吃饭”这种要挟的架势,那说明父母已经被孩子控制了,日常生活并没有真正的规矩可言,孩子自然是被惯坏了。
总而言之,有没有被惯坏,不看脾气大不大,而要看孩子内心有没有规矩,内心有规矩有底线的孩子,爱哭易崩溃也是好孩子。
当然,两三岁左右的孩子,正值人生第一个叛逆期,情绪容易失控,整个人显得都很混乱很迷惑,经常崩溃得莫名其妙。打人砸东西撒泼打滚等糟糕的行为也会发生,这也是年龄特点。
但是,当孩子每次都得到警告和教育,承担一定的后果,明白自己的这些行为不被接受,他的坏行为发生的频率就应该会越来越低。如果是比较敏感的孩子,特别在意大人的态度,他改变的速度只会更快。
如果孩子的坏行为在半年里没有任何变少的迹象,反而变本加厉,这就说明要么父母在娇惯孩子,要么实行了无效的管教。这时候父母需要自我反省,找出一个对孩子行之有效的管教方法,去改变他的坏行为。
写在最后
我们当父母的,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不要纠结于外界的评价。
作为高敏感孩子的父母,坚强一些吧,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相信他一定会被教育好。
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不是娇惯,接纳孩子的个性气质更不是娇惯,爱哭和有规矩也并不矛盾。你既然没有娇惯过孩子,自然就不会惯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