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20 星期一 晴
这几天的心情特别慌,紧张、焦虑。有点事情,心就承受不住,结果是半夜失眠,胸口压大石。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人要学会心胸豁达、遇事不惊,泰然处之。不经历一些人生世事难以理解这些道理,时光使人熟,岁月催人老,慢慢的我似乎明白了这些,这是性格使然,人需要去经历才会有所感悟,正所谓“四十不惑”。
去年3月份开始的居家网课到现在的复课,我和儿子的亲子关系经历了像九曲黄河般的曲折历程。有过惊涛拍岸似的打闹,也有风平浪静般的交谈,也曾认真的肯定儿子的进步,更加认识到自己浅薄的修为带给彼此的伤害.....
做家长的我却总在孩子面前是严肃的、端着的、摆着架子的,过度的修饰自己、抬高自己。孩子无所适从,唯有服从。
最终的结论是:生气只会导致两败俱伤。跟孩子握手言和、共同成长才是根本。
儿时的我们,也会受到父母的责罚。受气过后,跑出家门,约上三五个小伙伴到野外撒撒气、散散心,头顶的乌云随风飘散,不知去向。心中的怒火早已被眼前的景色和伙伴们的笑声扑灭。而现在,四面围墙下,伤心过后的孩子没有排解忧愁的去向,积攒在心底变成了祸端。
孩子们天天在我们面前展示少年感,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高兴的时候眉飞色舞、伤心的时候撕心裂肺,哭过、闹过之后,一切又像不曾发生。这就是少年最真实的样子,我却做不到。不仅做不到,还会置之不理,厌恶孩子无理取闹。
与朋友交,增加感情,迅速升温,之间都是在彼此毫不掩饰的时候建立起来的。好的感情就是跟你一起毫无防备,一起傻的人.亲子间的相处模式也该如此,我想这应该就是孩子最向往的亲子关系。
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还不足以理解、认可我们所说的“大道理”。从这个侧面讲,我的确需要放下姿态再回到起点,跟孩子讲明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小王子》里面有句话是这样写的“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只是我们忘记了。”说的对,我已经忘却了童年时代的那个无忧少年。坨坨岁月让我失去了少年的本真,开始学着端着、学会了做作,学会了掩饰、也学会了唯我独尊。
我们经常会被一些简单的事情感动,真实的东西,才有打动人的能力。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种浑然天成的幼态感,善良、真实、纯真、与世无争,人生最美好的样子,最真实的样子。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感知孩子身上真实的东西,或许我们才能回到最初,找到自我、升华自我。
童心是最可贵的,别忘了我们曾经都是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