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父女俩在整理书籍的时候又看到了我的那本《额尔古纳河右岸》,从去年在董老师直播间里听到他介绍这本书的时候,就果断的买回来了。当然我也终于在去年底将它读完了。
至今还记得它的开头“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坐在这样的褥子上,我就像守着一片碱场的猎手,可我等来的不是那些竖着美丽犄角的鹿,而是裹挟着沙尘的狂风。”就这短短的一段话,就深深地吸引看了我,那种厚重的沧桑感接着就涌入脑海,让人迫不及待的就想要继续阅读下去,想看看到底是怎样的经历才能让书中的主人公有这样的感慨。
当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我感觉心灵受到了一份洗礼,那么古老的苍凉,那样遥远的沧桑,都是我们从未见过的。我惊叹于那个古老民族对自然的执念与敬畏,对情感的洒脱与自然,对传统的坚守与传承,对他人的关怀与热情。他们,与山与水长在一起,与麋鹿在风雪中坚守,与饿狼在月夜间搏斗。都是这个民族的人真性情的象征。
我惊叹于世间那天造的美景,额尔古纳河右岸得天独厚的美景。“太阳已经落了一半,他把向西的水面染黄了,所以那条河看上去好像一分为二了,一面是青蓝色的,一面是乳黄色的。”这是光之晕染。我迷恋麋鹿走过的深秋寂静的林,它们轻轻地吃着白蘑菇。迷恋堪达罕游过的夜色的山,它在水中嬉戏,这是乐之生灵。我向往落在铁皮风箱前的一群黄蝴蝶和林间披着白色袈裟的白桦树,它体内流着新鲜甘美的汁液,这是林之纯洁。那里的秋一定是极美的,那里的夏一定是热烈的,那里的冬一定是严寒却又孕育着春的。
如今再次翻开这个本书,还是有种神圣又敬畏的感觉,闭上眼睛想象下额尔古纳河右岸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淳朴热情的鄂温克族人,此刻多么想要切身的去感受一下呀。
感谢书中美妙的世界,久违了的认真读书的感觉真好,新的一年,希望自己能够多读几本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