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 星期三 天气晴
越来越发现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以前知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后来悟出来父母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
时常与家长朋友们讨论孩子的问题,都觉得做个家长不容易,对孩子的教育更是任重而道远!如今我们已经做了父母,很多事还是要请教家里的长辈,于父母而言,我们就是他们一生的牵挂,父母总是想着把他们新的认知教给我们,想让我们吸取教训少走弯路,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即便如此,在发生冲突时,家长和孩子还是会做出非理性的回应。 家长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心情,你越是焦躁恼怒的面对孩子,孩子的抵触情绪就越是强烈,这样一场交战就难以避免。
今天读了《家庭教育指南》,学到了一些方法,把问题和孩子分开,和孩子共同面对问题,专注于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专注于问题本身,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不要以抱怨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处理心情不一定马上见效,也不一定马上行动,可以通过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暂停、去另一个房间、开始处理另一件事情等方式来处理冲突。
当孩子心情不好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让他尽情倾诉,甚至大哭或者让他静思,通过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缓解情绪。全神贯注的倾听孩子的讲述,而不是打断,用复数孩子的话作为回应而不是评价,思考孩子情绪底层的原因,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坚持原则而不针对孩子,如孩子吵着要玩游戏,只给他看墙上贴的屏幕时间规则。不让步,但也不争斗,等双方心情恢复之后,可以谈一下有分歧的话题,但要适可而止,只表明你的态度,不一定非得让孩子及时接受。给孩子时间,相信孩子稍后会冷静思考,有些事情需要螺旋式改进。有策略的启动转场,进入下一个活动,不必投孩子所好,选择家庭日常计划内的事情如一起去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一起去购物,一起整理书柜等等。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用温和的态度,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陪伴孩子成长,不是一朝一夕,不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经常学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