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361 2.27 晴
中四班杨雯茹妈妈

陪伴的三个级别

💦 初级陪伴:“任务型”陪伴

多数的陪伴都属于这个级别,比如孩子把作业当任务,你把陪孩子写作业当任务。这类陪伴往往有明显的目的、目标,就是督促孩子把作业写好,把手工做好,把画画好,把琴弹好,把书读好,甚至是把雪人堆好、把游戏玩好……这个“好”就是目标。

这类陪伴多数是“不得已为之”,有的是学校布置的任务,有的是家长自己心中的任务,过程中基本没什么乐趣,更多的是不耐烦,并伴随不满、催促和斥责。当陪伴变成了监督和考核,甚至变成一场冲突,双方就会赶紧盼着早点结束,然后松一口气各自回房间玩手机。

客观地说,这是多数家庭的日常,这类陪伴也不得不做,也需要做,因为做不好会影响孩子在学校的尊严,但除了“有人一起做任务”之外,其他并没什么有意义的价值。

💦 中级陪伴:“聊天型”陪伴

简单说,这一类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形式也由行为变成了语言,就是和孩子经常聊天、谈心。除了谈那些让人心烦的作业、成绩和目标,还有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心情、兴趣爱好,以及无目的的闲聊。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较好的陪伴方式。因为没了任务压力,也就没有了焦虑,多了几份轻松自在。

语言作为人类一种高级别的象征符号,其目的之一在于通过使用增进关系、建立情感,当孩子愿意同你聊天,甚至彻夜谈心,说明了你们关系还算融洽。

可以这么说,没和孩子聊过天的家长是不合格的。聊天型陪伴的标准是“无压力”,最忌讳的是“投射”,外部表现是“讲道理”。比如聊着聊着,你就在告诉孩子该怎么办、如何为人处世、结交怎样的朋友、怎样学习效率高、如何树立远大理想之类,有时情绪还会慷慨激昂,变成了自我陶醉的演讲,孩子成了听众。

这样的聊天就不再是陪伴,而是或强硬或委婉的“授课”。亲子间的关系也不再平等,而是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前辈晚辈关系。口头语也变成了“我觉得”“你应该”“其实”“但是”“这样会更好”之类,你潜意识目的是“孩子要听我的才对”,换句话说“孩子是错的”。

💦 高级陪伴:“感受型”陪伴

一起承受痛苦,痛苦会被分解;一起分享快乐,快乐会被加倍。任何人的感受,特别是负面感受,都是独特的、私密的,甚至是没有被自己觉察的,是这个人内心海洋中丰富的波浪。

感受属于内在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情绪属于外部表现,较为单一明显。通常而言,感受与情绪是一致的,但在压抑或未被觉察的时候,则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反的。

比起孤独感,人更在意羞耻感。当孩子告诉你他很难过,就知道他已经经历了诸多挣扎权衡再三才讲出口的。多数孩子则不会讲出来,更多是通过行为和情绪来表达感受,比如生闷气、不吃饭、关在房间、摔摔打打、各种抱怨、无端发火之类。其背后往往都隐含求助信号,仿佛在说“我需要陪伴”。

此刻,孩子需要的是“感受级别的陪伴”,他不再满足于你端水送饭等行为,闲聊也只是缓和气氛。你需要用心听孩子谈感受,甚至听对你的攻击性感受,还要去共情,绝大多数父母都做不到,这是对感受型陪伴最大的挑战。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18962
推荐日记
《随笔》
《我和孩子共成长亲子日记第193篇六一孟思颖妈妈一四李孟渲妈妈》
《2021级3班东方靖泽爸爸》
《三月你好 504篇》
《2023年3月1日 晴 亲子日记第15篇》
《三月第一天~2370天》
《给177/3/1大宝的一封信——愿不求创造奇迹,但求无愧于心》
《随手记》
《第四十七回打卡《中国家风》之身教,润物细无声。关键词:自强》
《四百零一篇孝子难当》
《师生关系 亲子日记48》
《2023年3月1日星期三 如何做好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润滑剂》
《容易满足的彭绪泽》
《陪伴的快乐 2023年3月1日》
《第60篇 2023.03.01 要陪你们健康成长 周三 晴》
《双胞胎》
《亲子日记425篇》
《亲子日记第917篇》
《认识错误》
《沙池里讲故事》
《亲子日记第401篇,2023年2月28日,周二,阴》
《糖球会》
《6岁之前应该做的事情》
《一天》
《2023,3月1号》
《随手写》
《362 2.28 晴》
《家有画童+自主购物的快乐~2月25日~亲子日记第392篇》
《2023.3.1 周三 晴 亲自日记第三篇》
《三月一日的开学季》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