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谈预习和复习,以下内容是引用一位家长文章,侵删。
学校里认认真真上好一节课,顶孩子自己学半天。 而要想达到这个效果,就是做好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复习这三件事情。
推荐一位语文老师的五步预习法:
在上新课前,按以下步骤进行预习。
(1)读课文3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2)给课文编自然段的序号,也就是数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一般文章以开头空两格为一个自然段的开始,诗歌以空行为小节的分界线。 (3)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及课后田字格中的字。课后有几个生字及几个田字格中的字,那么文中就有几个圈,不要重复圈。
(4)借助拼音读准课后生字表中及田字格中的字,想想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它有什么注意点。用加一加,减一减或换部首、熟字加偏旁、形声字等方法记字,拼音上的注意点一般主要看它是否是三拼音、前后鼻音或是平翘舌音这几方面。
(5)思考课文后的练习。 若课后只要求读熟课文,那么就是把课文读熟牢记。若有背诵要求,那么学完课文后就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除此之外,有说一说或者练一练的,那么就先思考一下,可以口头说一说。 通过这五步的预习,孩子对课文内容会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上课时听讲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引用一位家长的文章,侵删。
预习是很多家长和年轻教师忽视的。因为小学生对学习的方法是要教的,所以家长最好从一年级就培养孩子的这一习惯。
凡事是预则立,预习其实就是更高级、深入的准备工作。这样上课前孩子就知道自己在哪里有困难、没掌握,课堂上就会特别关注这个地方,而且到了课堂上就是第二遍学习了,效果更好印象更深。若是没预习,课堂上第一次遇到,懵懵懂懂就下课了,有可能一直都解决不了,效果高下立判。
之所以引用一位家长的体会,是想告诉那些自己觉得辅导不了的家长,别的家长能做到,你也能。如果你想孩子跟别人家的一样优秀,就不要再找借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