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1日 晴 星期六
《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古人喜欢登高望远,从而产生怀古的伤感,杜甫也未能免俗,他去的地方是白帝城外的高台,所以直接以《登高》为题作诗。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属于写景,感受着秋风的悲凉,又听到哀转久绝的猿声,望着清澈见底的水面上,鸟儿在追逐嬉戏,形成鲜明对比。
秋天本就容易令人伤感,况且诗人内心充满忧愁,身体也每况愈下,愁绪与凄凉油然而生。
望着无穷无尽的树叶纷纷落下,以及奔流不息的江水,杜甫猛然想到了时光流逝,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已满头白发。
更无奈的是,胸怀报国之志,却无处施展才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憋屈,壮志难酬的滋味,根本无法用言语表达。
一切景语皆情语,以写景为铺垫,后四句则是抒情。遥望千里之外的故乡,大半生漂泊在外,又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悲秋的情绪悄然而至。
年过百半的杜甫,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连回故乡都成为一种奢望,落叶根本的愿望或许难以实现,以前可以借酒消愁,但因病痛不得不戒酒,愁闷之情无处宣泄。
这首《登高》,堪称杜甫最顶级的作品,通篇使用对偶句式,语言精练优美,意境高远深邃,获得“七律之冠”之赞誉,明代文学家胡应麟评价:“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内,字字皆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