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1日 星期六 晴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有时遇到孩子的抱怨,或者其他情绪化的反应,有的家长反驳,有的家长顺受,,,,各种各样的回应,各种各样的结果。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回应情绪,再处理问题
耶鲁大学心理学博士Susan David曾指出:一个人的情商有一个非常大的决定因素,即情绪敏感力。而取决情绪敏感力高低的因素,主要看小时候他释放情感时,父母对他的态度。
当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家长正确回应,会让孩子尽快地平静下来,学会如何释放情绪、控制情绪,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之后再去了解孩子的需求,或是规范行为,问题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第一步,接纳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
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曾说过:
“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他们具有一种天生的、自然的本能,想要执着于实现全部的愿望。”
孩子年龄小,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情绪控制能力不足,加上表达能力的欠缺,因此做不到像成年人那样的冷静、淡定。
当他们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就会感到焦虑,烦躁,于是通过发脾气、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获得成人关注和同情。
比如想要玩具家长不给买;想要妈妈立刻抱抱自己,妈妈一直没抱;想要出去玩,家长不让……
在这些时刻,家长需要帮助孩子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不论能不能满足孩子,孩子的行为对不对,家长首先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让孩子明白:我有这样的情绪是正常的,不代表我不好。
比如孩子想要玩具,不给他买,孩子哭闹,家长可以说:
“我知道,你很想要那个玩具,不给你买,你很生气,还很难过,对不对?”
孩子背课文半天背不出来,气得把书往桌子上砸,还想要撕掉,家长可以说:
“我很理解,背不出来,心里很着急,还对自己感到生气,是吗?”
如果是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可以先问问孩子发生了什么,感觉怎样,做一个倾听者,给孩子一个释放的通道。
这样的允许和倾听,不但有利于孩子平复心情,还能帮助孩子认识各种各样的情绪,这是孩子将来学会管理情绪的基础。
今天上午给大宝送饭了,上次大宝情绪不佳,我陪孩子聊了好久。让她把内心的话说了个痛快。今天去看大宝,发现她的状态很好,作为父母就放心了。
二宝跟她堂姐妹去她婶婶家了,我回家时三宝在玩玩具,我说天气不错出去玩玩吧。三宝开始不想出来,想在家玩玩具。过会想让妈妈陪他玩,于是我顺势引导他出门玩玩。于是来到充气城堡。看着他能自己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了,很是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