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今天又听了一堂武校长的课,感受颇深。在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当中,父母的状态和表现起主导作用。
孩子的教育,陪伴是最好的礼物,反思自己,可能我的陪伴就是武校长口中的“假陪伴”。自己做不到的却要求孩子要做到,一直用自己的反面要求孩子,更多的时候自己就是那个下个蛋,等着孩子飞的鸟妈妈。
我是12号的时候听了一堂武校长的课(女儿在五中),回家以后,也试着开始改变,改掉大吼大叫,遇事先不要急着发火,对待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今天又听了一堂课,上课的内容还都在脑子里,下午接孩子回来,要发火的时候先努力克制,再想对症的办法。原来很多事不用发火,不用大吼大叫也可以解决。短短的两天时间,我觉得自己做的还可以。像武老师说的,想要改变孩子,父母先要做出改变。虽然两天的时间孩子也会有所感觉的。
“妈妈,我发现一个问题,你这几天不一样了。”
“哪儿不一样了?”
“变温柔了,不吵我了。”
“你喜欢这样的妈妈吗?”
“超级喜欢”
“那妈妈以后慢慢改变,你要监督我,咱们一起加油”
“那要是你变好了,我没有变呢?”
“今天妈妈的老师说了,要是妈妈变好了,孩子也会跟着变好的,要不咱试试,看看老师说的对不对。”
“行,看看谁先赢!”
一段简短的对话,让我明白,把对孩子的坏脾气收起来,自然也会得到孩子的亲近,孩子的心里才不会恐惧,才不会把你当成仇人。
老师让写孩子的10个优点,听到的时候我竟然愣住了,优点?还10个?有吗?但当我接到孩子,回家的路上聊起这个事,他说,妈妈我有优点,我见到老师和餐厅里的阿姨都会打招呼,他们都冲我点头,有的还会摸我的头,我觉得自己很厉害。原来孩子有优点,是在我发脾气,大吼大叫声中把它们屏蔽了,只觉得那是应该的,那才是我想让你成为的样子,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今天开始,我也选择用纸和笔记录孩子们的成长,记录我和孩子、孩子和家庭之间的点滴,哪怕只是一个片段呢。我要坚持,全是对自己的约束。从此刻起,善待孩子,共同进步
2023.3.14夜